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广西赛区)高校学生类获奖名单及作品
2021年3月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广西赛区)暨2020年广西建筑装饰设计奖高校教师、学生设计类作品复评会在南宁举行。
各高校根据竞赛规程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限额筛选出来自协会高校会员单位18所高校近200份参赛作品参加评审。学生作品根据70%的淘汰率进行评选。
高校学生设计获奖名单
单位名称 | 项目名称 | 奖项 | 主创设计师 | 辅助设计师 |
广西民族大学 | 南宁火电厂再生设计 | 金奖 | 郭今强 | 卢威 徐绍华 |
广西师范大学 | ELLASSAY商业空间设计 | 金奖 | 李奕阳 | 易伶俐、王操 |
广西艺术学院 | 南舍——共享办公空间设计 | 银奖 | 李彦蓉 | 马盼盼 白悦 武泽琴 |
广西艺术学院 | 南宁市垃圾科普馆展示设计 | 银奖 | 金晶 | |
桂林旅游学院 | 暮·映——现代售楼部景观绿化设计 | 银奖 | 李华倩 | |
广西民族大学 | 共生——办公空间设计 | 银奖 | 李婉莹 | 李爱兰 尹凌飞 冼维维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 叒亭公共空间设计 | 银奖 | 董龙 | |
广西艺术学院 | 锦合设计事务所 | 铜奖 | 马盼盼 | 李彦蓉 白悦 武泽琴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心的释放 | 铜奖 | 曹文思 | 罗金玲 |
广西艺术学院 | 福建南平市幼儿园改造设计 | 铜奖 | 缪振飞 | 张慧萌 程楷辉 |
广西艺术学院 | 跨界-交融 | 铜奖 | 黄林芳 | 植昆凤 |
广西艺术学院 | 原色.慢生活-钦州阳光玫瑰安养院 | 铜奖 | 隋宏达 | 白晓创 欧阳普志 熊婉宁 钟雯婧 |
广西艺术学院 | 重山·印画——东盟油画小镇方案设计 | 铜奖 | 潘倩倩 | 黄晶晶、柳星伊 |
广西艺术学院 | 秋日理想——网红婚庆草坪设计 | 铜奖 | 彭燕 | 梁清霞 韦亮宇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澜月府”室内设计方案 | 铜奖 | 梁书华 | |
桂林旅游学院 | 基于桂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畔山酒店餐厅设计 | 铜奖 | 陆展飞 | |
南宁学院 | 月食 | 铜奖 | 庞永磊 | 杨兴强 姚城 袁业炜 |
广西师范大学 | 庐境 | 铜奖 | 李恬 | 马馨怡 |
广西师范大学 | 乡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以青殿为例 | 铜奖 | 韦红硕 | |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新中式餐厅空间设计 | 铜奖 | 谢晓庭 | 林聪 |
广西艺术学院 | 溢居--家居空间设计 | 优秀奖 | 马盼盼 | 李彦蓉 白悦 武泽琴 |
广西艺术学院 | 桂锦人居——家居空间设计 | 优秀奖 | 李彦蓉 | 马盼盼 白悦 武泽琴 |
广西艺术学院 | 竹简——民宿方案设计 | 优秀奖 | 李彦蓉 | 马盼盼 白悦 武泽琴 |
桂林理工大学 | 纳西族民宿设计 | 优秀奖 | 夏杰瑶 |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现代美式构造舒适生活 | 优秀奖 | 陆嘉裕 |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甜品店室内设计 | 优秀奖 | 吕慧玲 | 玉琳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温莎小镇室内设计 | 优秀奖 | 李桂雪 | 阮家明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现代轻奢家装.云栖久奢 | 优秀奖 | 班丽芬 | 邹玉宝 |
广西艺术学院 | 扶绥县永兴湖-生态湿地文化园规划设计 | 优秀奖 | 黄艺满 | 宾益源 |
广西艺术学院 | 百益上河城旧厂房改造—好久不见艺术书吧 | 优秀奖 | 刘扬娣 | 覃双金 |
广西艺术学院 | 瑾遇食间音乐餐厅设计 | 优秀奖 | 覃献福 | 金炫婷、韦娟 |
广西艺术学院 | 静•暖——住宅空间设计 | 优秀奖 | 彭燕 | 颜娇娇 刘兴 马振龙 韦亮宇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融州·雨卜民宿设计 | 优秀奖 | 李雁忠 |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海窗——汽车展陈空间设计方案 | 优秀奖 | 李山 | 赖伯昌 胡俊涛 蓝湧 黄正宏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李屯云溪客民宿酒店 | 优秀奖 | 卢盟 | 廖珍媛 李欣桐 许坚慧 |
广西民族大学 | 南宁市朝阳溪广场设计 | 优秀奖 | 李德仁 | 翟洪坤 兰巧燕 |
广西民族大学 | 金将设计事务所 | 优秀奖 | 王越 | 李家旺 张兆鑫 王越 谢国信 |
广西民族大学 | 办公空间设计 | 优秀奖 | 范雪玲 | 饶金平 王飞 王紫莹 |
广西民族大学 | “青空”办公空间设计 | 优秀奖 | 熊音 | 王慧 陈玉姣 罗国林 |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 迷胡园——北京展园 | 优秀奖 | 陶红铃 |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元气亲子餐厅 | 优秀奖 | 蓝菊莹 | 谭心羽 |
广西师范大学 | 老友记 | 优秀奖 | 李恬 | 马馨怡 |
广西师范大学 | 山木之下 | 优秀奖 | 冉婷婷 | 张宁 |
广西师范大学 | 儿童活动体验空间设计 | 优秀奖 | 李奕阳 | 戚杰豪 王操 |
广西师范大学 | 海洋主题体验餐厅 | 优秀奖 | 张燕宁 |
高校学生类银奖及以上获奖作品展示
高校学生金奖作品名称:南宁火电厂再生设计单位名称:广西民族大学
主创设计师:郭今强
辅助设计师:卢威 徐绍华
工业发展持续促进了周边产业相关人口的增加以及大量居住区的建设。随着改革期的产业转型,很多工厂关闭或外迁。社区老龄化趋势也开始显现,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本设计主题为“轨迹”,有以下3个方面的解析:1.历史的轨迹,传承历史文脉。2.发电流程的轨迹,将火电厂由燃料变为电的过程融入到设计改造中。3.未来的轨迹,带动经济发展,延续历史,开拓未来。整体景观设计流程围绕火力生产过程,提取火、蒸汽、齿轮、电元素进行设计,唤醒火电厂原有居民的历史情怀,同时也向当代市民展现工业发展的姿态。
高校学生金奖作品名称:ELLASSAY商业空间设计
单位名称:广西师范大学
主创设计师:李奕阳
辅助设计师:易伶俐 王操
“ELLASSAY”服装展示空间设计是女性时尚服装商场专柜设计,运用趣味性的元素构建一个在平面空间和立面空间都独具特色的商业展示空间。ELLASSAY商业空间的设计对该品牌进行再一次的包装和经营,产品的包装更多的是体现在除了产品以外元素的把握上。注重展示空间上的设计环节并且合理的对空间进行设计,这不但可以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额也可以大大提升公司在文化方面的进展。如今时代的前进发展,同行之间的竞争愈来愈大,商品销售市场对产品销售的概念不停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从视觉上面出发来提高产品的档次,提高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学生银奖作品名称:南舍—共享办公空间设计
单位名称:广西艺术学院
主创设计师:李彦蓉
辅助设计师:马盼盼 白悦 武泽琴
本方案为工装设计公司的共享办公空间设计,共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员工办公区域,二层为总裁办公室、经理办公室和财务室,动静划分分明。设计风格为侘寂风,装饰材料主要以素水泥、斑驳的纹理、干净素雅的色调进行设计。人群定位为大学毕业的设计工作爱好者。
高校学生银奖作品名称:南宁市垃圾科普馆
展示设计单位名称:广西艺术学院主创设计师:金晶
南宁市垃圾科普馆不仅仅是作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它同时也是垃圾知识的科普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基地、绿色活动的开展基地、垃圾艺术品的展示中心。采用空间感知和视觉与情感相结合的形式,去进行沉浸式展示设计,通过在叙事结构、空间场景上去引起观众心理上的共鸣,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展示效果,从而达到沉浸式展示。同时,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东西,最大的特点便是“生活化”,如何将垃圾展示出最直入人心的效果,则是需要将生活中的垃圾“情景化”,才能使观众全方位的了解垃圾从产生到消解的整个过程。
高校学生银奖作品名称:暮·映—现代售楼部景观绿化设计
单位名称:桂林旅游学院
主创设计师:李华倩
售楼处是房地产销售部的临时谈判大楼,通常在房地产销售任务完成后会被拆除。鉴于售楼建筑转型应用的思考,本设计项目以“暮·映”为主题,应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已有建筑进行建设性改造设计。本项目的选址位于桂林市七星区高新万达对面的七星区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原售楼部,设计是在现有建筑和景观绿化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原建筑造型重塑、外立面材质上进行设计,包括水景、铺装和入口廊架等进行细化景观。设计中整合绿化,在原有植物种类选择上,增添适合地方气候的类目,完成美观、实用等功能情况下,减少人工成本。丰富一系列设计,得出一个表达意境美、适合长期发展、包容性强的售楼处景观绿化设计,满足室外空间功能在转型前后配套设施差异的变化需求。
高校学生银奖作品名称:共生—办公空间设计
单位名称:广西民族大学
主创设计师:李婉莹
辅助设计师:李爱兰 尹凌飞 冼维维
为适应城市发展,关注上班族群体与办公环境需求,运用共享空间的建造方法,从遗传进化的生物特性中提取出"继承、进化、共生"的理念进行办公环境共享空间景观设计应用。对待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以“共生”的态度设计城市夹缝中的办公空间,城市中越发高耸,其间隙空间越发消极,并且各建筑体之间景观匮乏,缺少交流与互动。因此,设计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办公环境,使得人们在一个忙碌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一丝放松。
高校学生银奖作品名称:叒亭公共空间设计
单位名称: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主创设计师:董龙
本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旨在寻找人和自然的交互关系,建筑以群山为形,连绵起伏的顶部为山巅,横贯整个建筑立面上端的白色饰面结构为山腰间的云雾,构成建筑立面中下部的石材墙面和木格栅则寓意树木繁茂的山脚。结构上则借鉴了中国古代的亭和廊的设计思路,构建了纵横交错的垂直动线。建筑立面大量使用木格栅和玻璃结合,使得整体空间更加通透,从日出到日落为建筑营造了更多光影的变化。除了休憩和如厕功能外,建筑还可以承载一定的展示功能,在需要的时候成为开放式画廊或者小型艺术沙龙的场地,为人与人的交互人与建筑的交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