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高级美”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16日至31日在福州举办。(7月5日,福州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高级美”,但如今,保护文化遗产,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是我们每个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今天,各地民俗专家、非遗传承人在谈到非遗传承的困境时,有一个基本共识:非遗传统文化一定要传承保护下去。只不过,也有心中担忧,譬如像传统技艺类项目,由于还有一定的市场,能获得一些经济收入,年轻人愿意去做,但有一些项目,例如口头文学类,现在娱乐方式变多,听的人越来越少,诸如此类非遗项目,很有可能将面临消亡。
传承非遗大美,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守护与创新。今天,更需要一批年轻的守艺人从老一辈手中传承非遗,成为守护者、创新者、弘扬者。自2006年起,我国正式将每年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今年是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1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有了持续提升。传统剪纸、面人、彩陶、泥塑……种种精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也传承着文化,记录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非遗之美,是民族之美,是文化自信之美,是最高级的“美”。发现非遗之美,不只是去领略无限风光,还是对“中国意象”的一次深入探索。需要每个人去发现,去感受那些见证了历史的百年老店,那些隐藏在市井小巷的民间艺术,那些在时间中磨洗的匠人精神。其实,只要有心留意生活,便会发现非遗文化离我们并不远。令人赏心悦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水墨丹青等,既可以美得“接地气”,也可以美得“震撼”;身边的非遗传承人坚守初心,秉承匠心的坚守之美。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公报》指出:
2020年,“太极拳”“送王船”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有序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完成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初评工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册)项目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2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建立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协同机制,组织实施黄河流域非遗调查,试点设立近40家非遗曲艺书场,设立河洛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支持各地举办“非遗购物节”、杭州工艺周、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等品牌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发布12条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2020年末,全国共有国务院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共有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全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42项,位居世界第一。
年末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55个,从业人员16444人。全年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56117场,比上年下降22.0%;举办民俗活动12227次,下降28.0%;举办展览16174场,下降17.4%。
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九江市新增了宁河戏、都昌鼓书、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宁红茶制作技艺、修水贡砚制作技艺等五项“国”字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该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52项、市级177项、县级295项。近年来,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大力推进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万家”活动,非遗传统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独特风景。
非遗进景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九江充分发挥“多元文化”优势,全力打响“庐山天下悠”品牌,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文化旅游业态和模式,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一批非遗项目走进该市各大景区、景点,既丰富了景区的旅游业态,又增加了游客对非遗的体验感。
李平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山金星砚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2018年9月,庐山金星砚进入庐山秀峰景区,在景区第一次有了以“金星砚”命名的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截至今年6月,近10万名游客免费现场观摩了金星砚制作技艺。李平汉说:“我从上世纪90年代在庐山周边景区摆摊,制作销售金星砚,到现在有了专门的场馆,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作为金星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我一定会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承好。”金星砚制作技艺是九江市非遗项目进景区的一个缩影,该市连续多年把非遗的“活化传承”作为进景区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全市70%的景区、景点经常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体验活动。
非遗进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近日,记者走进湖口县付垅乡中心小学看到,学校的青阳腔小艺术团正在学唱青阳腔,六(1)班学生梅娅鑫从四年级开始学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青阳腔,如今唱得有模有样。
九江市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以此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青阳腔作为付垅乡中心小学重点推广和建设的校园特色文化工程,已经进入学校每一名师生的心里,该校也被列为江西省首批“五个一百美育工程”学校。九江在非遗进校园过程中,既抓“小”,也抓“大”。2020年10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班(青阳腔)在九江学院开班,课程包括理论学习、表演技巧训练、交流采风、汇报演出等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帮助学员强基础、拓眼界,增强文化自信和表演能力,更好地推动了青阳腔的传承传播。九江市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持续开展,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播者,他们走进“留守儿童之家”、走进“各级文化广场”等,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展示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充分的文化自信。
非遗进万家,点亮群众多彩生活
今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九江市60余个传统非遗项目走进柴桑区,数千群众在一起思先贤、品非遗。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展歌喉,亮绝活,大秀风采。九江庆余堂、义门堂陈氏祖传中医、济世堂蔡氏中医药等项目为群众免费义诊,并赠送药膏、艾草等。居民在体验传统中医类的非遗、感受传统技艺同时,还欣赏了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类的非遗展示展演。记者从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获悉,此前,该市还举办了首届非遗文化庙会、庐山西海赶海节等一系列以非遗为主题的惠民文化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今年4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在总则第四条关于乡村振兴需要遵循的5条原则中,提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这条原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的总体性原则,也是乡村非遗保护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只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才能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当下乡村振兴中一些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产生纠偏作用。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乡村振兴的目的与宗旨,在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因而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千百年来,农民在广袤的土地上耕种、劳作,繁衍、生息,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祖祖辈辈为这片土地奉献,以聪明和智慧,建设了自己的耕地、沟渠、村落、祠堂,把荒山野岭变成了自己美丽的家园。未来的乡村振兴,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就必须要以农民的意愿为根据,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不是一厢情愿地作出脱离实际的蓝图与规划。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政策、资金、产业、人才、组织、监督等所有方面全面展开,动员一切力量支持乡村振兴,但归根结底,乡村振兴不能变成城里人的“狂欢”。“蓝图”再美,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持,不符合农村的实际,也不能勉强农民意愿,仓促上马,最终难以成功。
一方面,尊重农民意愿,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尊重乡村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积累与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劳动人民关于生产生活的智慧与结晶。农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葆有者与传承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主要来自于农耕文明,而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还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无论是二十四节气的依时而作,还是传统戏曲与音乐舞蹈的节庆活动;无论是美食制作与美酒酿造,还是仪式家风与乡规民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服务生产,也服务生活,更是成为乡村生活的精神黏合剂,涵养了乡村文化的生成,也成为乡村生活的精神支柱。绝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将不符合城里人观念与审美的一切事物,或一股脑儿泼掉,或进行面目全非的“改造”,最终扼杀了乡村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也就失掉了非遗保护的原有之意。
另一方面,要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贯穿始终,并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使非遗传承与保护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动力源泉与精神力量。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破除思想偏见,走出观念误区:农村不是“落后”的代名词,非遗不是要破除的陋习与陈规。从历史上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革命性变革,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城市取代农村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中心。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农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极大冲击。在工业化生产的主导模式下,农村被认为生产力低下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但当我们发展到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成为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反观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发现,农村延续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依据土地、资源、环境、气候等等自然条件的特有禀赋,以及在此之上积淀而成的人文环境与文化传承,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是对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对环境的最小破坏。人们在土地上劳作,收获粮食和蔬菜,在旷野的新鲜空气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尽管现代生产生活方式顺应了生产力提高、人口增长等新的发展变化,但并不能简单将农村判定为“落后”,而是现代社会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模式,贬低了农村生产生活的价值与观念,由此给农村扣上了“落后”的帽子。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首先要破除农村、农民就是代表落后的观念,而是因地制宜,从原有的基础中寻找新生的力量。乡村振兴,不是要建成如城市一样人口集中、生产集中,而是以生态与环保的理念为先,回到中国传统乡村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这些生产生活模式,就包含在非遗的传承当中。要在保留乡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原有模式基础上,寻找符合乡村路径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地上的乡愁,赓续我们未来的精神家园,也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避免成为另一种乡村自然与人文生态的破坏。
第二,要高度重视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非遗不是乞求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的对象,而是乡村物质生产、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乡村振兴的资源宝库。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规范,而要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如何找到这样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扎根于本土本乡的非遗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形成,都是先辈们依据当地的自然山水与资源禀赋、风土人情与历史渊源,逐步摸索与发展起来的,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西施传说,流传在浙江诸暨美丽的青山绿水之间;热贡艺术,在青海同仁县师徒相传,农村青年拜师学艺,成为这项非遗的传承者;青田石雕,取材于当地石材,发展为一门独具特色的雕刻技艺;福建龙岩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在乡村师傅们的手中代代相传,一座座土楼,也成为当地的绝佳风景;广西南宁的壮族歌圩,唱出了多少天籁之音,那是农民们劳作时的号子、节庆时的欢歌。这些扎根于乡村的非遗项目,涵盖了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绝不仅仅是拿来旅游开发的噱头,而是地方特色、地方风情的依据所在,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基础,也是实实在在凝聚人心的力量,它理应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传统基础与创新源泉。这些非遗资源,可以成为乡村振兴中个性化发展途径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借此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专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特殊号召力,获得其长久的吸引力。
第三,要尊重农民作为非遗传承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敬畏之心对待乡村非遗的传承者。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投入的非遗保护格局逐步形成,四级保护名录建成,非遗保护深入人心,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的非遗保护取得重要经验的国家。但在非遗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某些地方政府对非遗项目急功近利、某些企业机构掠夺式开发,都对非遗产生了极大损害。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没有尊重农民作为非遗项目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农民的意愿,在非遗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甚至把农民甩在一边,仅从经济效益着眼,导致非遗项目过度开发。例如,许多列入非遗项目的民俗活动,原本就是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举办的仪式,但在旅游开发中,甚至有些怀念先人、悼念死者的祭祀活动,也被拿来一天三次地为游客表演,失去了仪式原有的庄重,更失去了这些仪式应有的精神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敬仰、对死者的崇敬,化为游人参观时的休闲与嬉戏。久而久之,祭祀变成了表演,表演者失去了敬畏之心,也就失去了非遗项目的本真性,对游客而言又何来震撼的体验?这样的表演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反而让游客心生厌倦与审美疲劳。还有一些地方,潜意识里觉得农民的审美能力差,剪纸、农民画、绣花图样太土太俗,急于让这些传承人运用现代设计、素描造型,要让他们赶上时代潮流,让他们的作品能够迎合更多游客,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们失掉了自己、失掉了乡土,当然也失掉了顾客。这样的做法,对非遗的传承有百害而无一利。归根结底,这些地地道道的农民,是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者,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爱,要让他们自己在时代的变迁中作出与时俱进又合乎规律的创新发展,才能在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中找到平衡。
第四,要想方设法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让生活在乡村的年轻人成为未来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无论未来城镇化进程有多大的发展、生产技术有多大的提升,也仍然需要维持数亿农村人口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人口流入城市,解决了城市劳动力问题,但在人口结构上造成了青壮年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成为老弱妇孺的留守地。农村非遗项目后继乏人,难有传承者,大量农村青年不愿生活在农村,在城里长大的二代以及未来三代农民工既不具备农业生产劳动技能,从情感上更是不愿返回农村。这就必须发挥政策的引导与调节作用,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吸引尽可能多的外出务工青年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及乡村产业的相关工作。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章特别规定了人才支撑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要求“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农村人口结构比例适当,有足够多的年轻人生活在农村,才能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而这些新时代的农村青年,才是未来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主人。反过来说,只要留住年轻人,他们就会被深厚积淀的非遗项目所吸引,这些扎根在乡土、深埋在血液中的非遗项目,就能够成为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重要精神力量。
非遗是传统生活留下的风物,创意则是当代最鲜活的人文景观。近年来,广东各地涌现出一批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案例。
11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城市艺术周协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支持的年度展览“非遗新造物——创艺风物志”在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隆重推出。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
“非遗新造物——创艺风物志”年度大展,划分为“非遗新风物”“青年新力量”“品牌新创力”三个主题展区,汇聚了非遗传承人、院校师生、企业与社会机构的创新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风物志”。
在“非遗新风物”展区,还有一批特别的展品——首届广东省“非遗新造物”年度优秀案例的18项入围案例。首届广东省“非遗新造物”年度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于今年8月由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启动,面向全省21地市非遗主管部门征集年度非遗文创案例,60多项参评案例如今已初评完成。
与此同时,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评选活动在南方+客户端同步上线。终评结果将综合网络评选票数与“活力非遗智库”专家评分产生,获奖单位将在12月下旬正式公布并授奖。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通讯员 刁宵华 管志雨
时尚赋能让非遗“逆生长”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观众,大多会被盛唐长安上元灯会的璀璨盛景所惊艳。日前,岭南活力非遗馆也“游”来了一队栩栩如生的大良鱼灯——展厅“变身”成一个偌大的“水族箱”。鱼灯错落有致地悬挂在天花板上,在象征传统染织的彩布里鱼贯而行,摇曳生姿,寓意古老的非遗风物一路走来,在与时尚元素的碰撞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组名为《大良鱼灯》的装置作品是本届广东省“非遗新造物”年度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参选作品之一,由80后青年艺术家温秋雯主创。一直以来,别具水乡特色的大良鱼灯,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并称“广府三大会景”。如今,经过艺术家改造后,鱼灯体态流畅、色泽明亮,通体散发着梦幻般的光芒。时尚创意的加工让鱼灯不再依赖黑夜作为背景,在艺术展览、舞台美术、商业橱窗等场景中同样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非遗源于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流程繁复、审美脱节、传承断裂等原因,不少非遗渐渐淡出日用的视野,许多工艺也面临失传。时尚赋能却让非遗“逆生长”,在当代生活场景中找到新生的转机。
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副馆长李熙主创的系列麦秆画文创产品,是潮州麦秆画与家居产业融合的一次尝试。经过现代设计加工的麦秆画作品,被应用在灯饰、手账本和笔筒上,使产品文化附加值得到提升。身为二代非遗传承人的郑烨娃,将传统麦秆画工艺与“潮物”蓝牙音箱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使非遗适应主流消费人群需求。
广美设计团队的创意则更具颠覆性。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教授丁敏团队为本次展览带来系列珠绣文创包袋。设计师用富有“朋克味”的洗水牛仔面料和铜料,替换传统的丝缎与珠料,使广绣钉珠技艺得以在时尚饰品的全新媒介上继续传承。
珠绣文创项目是番禺手工艺帮扶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一方面发动、组织大学城周边绣娘参与手工艺的生产自救,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结合手工艺文化与市场需求的创意设计。“我们期望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为手工艺创业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丁敏说。
非遗活化迎来“青年新力量”
非遗的生命力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非遗的传承发展也离不开它的文化根脉。在“非遗新风物”板块遴选的入围案例中,观众不但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非遗产品,当地的风土人情与产业生态同样可见一斑:雷州石狗变身“潮犬手办”,三灶竹草织成非遗手工书,用陶土艺术将湛江傩舞“带回家”……广东21地市都在展开行动,别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手信”显得活色生香。
莞草编织曾是东莞道滘镇的一大经济支柱。近年来,在道滘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推动下,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莞草编织走上时尚转型之路。经过牛皮、塑料、竹子、漆木等材质的神奇混搭,看似平平无奇的莞草越长越“潮”,变身灯具、屏风、手袋等系列产品,走进意大利米兰等国际展会。当地还以“莞然”为注册商标,进行系统开发利用。
曾在江门地区广为人知的玩具“镇濠泥鸡”,沉寂20多年后,最近化身为“手信界”的“新宠”。80后青年企业家冯永勇,将镇濠泥鸡与当地世遗、非遗、文创三重资源结合,创作出“濠泥鸡之歌”《吹泥鸡》MV,使“镇濠泥鸡”成功转型为开平市十大旅游手信。他还针对留守儿童开设镇濠泥鸡彩绘课程并建立文创基地,以非遗造物带动乡村振兴。
身为“连南鼓王”唐桥辛二公的徒弟,瑶族长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唐买社吊对非遗创新转化也有自己的心得。他在传统瑶族长鼓的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民间乐器“排瑶手鼓”。手鼓增加了独特的调音器,可以打出不同的高低音效果,让原生态瑶族鼓韵融入到现代音乐中。
越来越多的“青年新力量”也加盟到非遗活化的行列来。年度展览策展人之一、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钱缨介绍,与去年“非遗新造物”展览相比,本届参展美院师生的专业门类更多元。广美工业设计学院服务设计工作室带来醒狮、藤编等多个非遗主题的服务设计方案,为非遗深度参与文旅融合提供更多可能性。
“地市、院校、品牌等跨界力量的不断集结,不但让我们看到‘新造物’当前的形态,更能看见未来更多‘新造物’生成的可能。”年度展览策展人之一、广州城市艺术周创办人翟月表示,“非遗新造物”正在从展览平台进化为服务平台、运营平台,“让每位有志于非遗活化的参与者,都能在这里找到方法、内容和渠道”。
据透露,“非遗新造物”计划每年围绕特定的产业主题,以“活力非遗智库×非遗新造物工作坊”的创新形式,为更多实用性与审美价值兼具的“非遗新造物”提供孵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