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侠

十大仿生设计

2021-07-06 16:07:51

仿生学主要是观察、研究和模拟自然界生物各种各样的特殊本领,包括生物本身结构、原理、行为、各种器官功能、体内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能量的供给、记忆与传递等,并借此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框架。

自然界的生物是上帝留给人类的隐秘线索,通过寻找、研究、模仿这些线索,设计师可以找到最有序的设计,也即设计熵最低的设计。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仿生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把模仿的对象从生物扩大到大自然,通过观察、研究、模拟大自然来指导设计实践。

今天我们回顾一下在过去一年中设计癖介绍过的十大仿生设计。

随环境温度变化而花开花落的太阳能雕塑

「After Trillium」是一款仿生的太阳能雕塑,设计灵感源于爱荷华州当地的延龄草的花朵。该雕塑采用铸铝做成,在一篇巨大的叶子上面布有太阳能电池板,用来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雕塑顶部则是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而花开花落的一朵花:冬天天冷,花朵基本上处在休眠状态,不会开放。而随着冬天过去,天气变暖,花朵在白天开始开放,到了盛夏温度达到最高,花儿开放的时间也达到最长。

bionics006

这尊雕塑的创作者美国艺术家Anthony Castronovo将该作品看作是科技和自然之间的桥梁,可以在实体造型和自然界里的看不见的力量之间建立直接联系。

仿生背包——穿山甲

穿山甲背包是2010年Steel Pencil Design Award 的获奖作品,这款背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拥有大型角质鳞片的哺乳动物——穿山甲。当然,获奖的原因不只是奇特、前卫的外形,这款背包还有有一个特色是使用回收的轮胎内胎的橡胶做成的。

bionics004

包包的外壳是可伸缩的关闭层,有磁性的材料使他们可以一节套住一节。包的内部有大型的拉链口袋,和多个小型的功能口袋,包的肩带是有衬垫的可调节的肩带。

蜂群吊灯

仿生设计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捷径,瑞典设计师Jangir Maddadi设计的这款「蜂群吊灯(Swarm Lamp)」的灯泡没有竖直朝下,而是近似水平的位置,看上去仿佛是几只正在采蜜的蜜蜂。圆形灯泡好比是蜜蜂的脑袋,身子和尾巴则由木头精雕细刻而成,让人想起工业化之前的时代,那时创新过程和最终产品同样重要。

bionics001

和Jangir Maddadi设计的所有其它产品一样,每款「蜂群吊灯」的角度都是可调的,从而让每只蜜蜂都与众不同。你可以买一只,也可以成群购买,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蜂群吊灯」将北欧设计常见的三种元素融为一体:玻璃、木头、金属,最终带来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

以假乱真的「BionicCopter」蜻蜓机器人「视频」

如果哪天有一只蜻蜓从你头上飞过,那不一定是一只真正的蜻蜓,也可能是来监视你的间谍机器人。听上去不可思议,但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技术障碍已经消除。全球最知名的气动技术厂商德国 Festo 推出了一款「BionicCopter」蜻蜓机器人,通过仿生设计,将蜻蜓高度复杂的飞行特性融入飞行机器人身上。

bionics007

这款蜻蜓机器人仿佛是一只大自然里的蜻蜓,可以朝任意方向飞行,在空中定点飞行,并且可以在不震动翅膀的情况下滑行。

MIT科学家通过模仿桑蚕织茧来3D打印小亭子

设计师往往通过仿生设计从大自然里获得设计灵感,这些被模仿的对象是物竞天择中的幸存者,是久经考验的,其中往往蕴含着问题的最佳解。MIT媒体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们正在从桑蚕身上寻找答案,通过模仿蚕编织蚕茧的方式来3D打印一个小亭子,目的是打破现有加层制造技术在建造规模方面的限制。

bionics011

3D打印亭子的项目由建筑师兼介导物质集团(Mediated Matter Group)创始人Neri Oxman领衔,还有来自塔夫茨大学和哈弗大学的研究人员。该小组将微型磁铁固定在桑蚕的头部,用来发现蚕是如何在自己的头部周围“打印”蚕茧的。通过跟踪蚕的头部的运动轨迹,科学家们希望把收集的跟踪数据导入到3D打印机里面,打印机上连有机器臂,从而在更大规模上研究生物结构。

吸盘机器人台灯

人们对物品、尤其是工业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功能和形式,人们希望能够找回工业化之前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传家宝,就好比是生活伴侣,而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一件生活用品。

bionics009

乌克兰工业设计师Vladimir Panchenko设计的概念吸盘机器人台灯仿佛一只可爱的昆虫,四条腿非常灵活,可以任意转动、弯曲,脚尖则装有吸盘,可以吸附在任何光滑表面,就好比是一只宠物,只不过更加安静、顺从。

会「呼吸」的动能装置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美国装置艺术家John Grade最近为John Michael Kohler艺术中心设计了一个会「呼吸」的动能装置,它可以可以根据艺术中心屋顶的天气改变而移动,并且调整亮度。

bionics002

这款动能装置名为「Capacitor」,灵感源于海洋里的球石藻,用高密聚乙烯塑料布、发光二极管、木头和其它电子元件做成,是该艺术中心UNCOMMON GROUND系列展览作品之一,其目的是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Capacitor的外形酷似蜗牛壳里面的螺旋,安装在艺术中心顶部的传感器将风速和温度信息发送给装置,Grade的团队根据当地过去100年的天气模式进行计算统计,并将其输入一个机械控制器里面。当外面的天气和模型数据有偏差时,装置就会通过亮度和100个部件的物理运动表现出来:温度变化时,装置亮度会跟着改变,风速变化时,装置会动,仿佛这个装置会呼吸一样。

多功能蒲公英凳子

台湾设计师郭子荣为Moissure设计的这款蒲公英凳子灵感源于绽放的蒲公英,由若干根木钉插在同一个圆球上,仿佛一朵盛开的蒲公英。这些木钉的圆帽非常光滑,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圆球,因此坐上去不会不舒服。

bionics003

这些木钉之间有空隙,因此你也可以把报纸杂志等杂物插在空隙里,把蒲公英凳子当杂志架使用。你甚至还可以把蒲公英凳子固定在墙上,当衣帽架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基本什么都不放,摆在家里也是一件艺术品。

橡果吊灯和蘑菇台灯

芬兰女设计师Maija Puoskari在2013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展出了一系列灵感源于大自然的灯具,其中的「橡果(Terho)」吊灯灵感源于橡果,包括大小两种型号,灯盖多种颜色可选。灯罩由乳白色的吹法玻璃做成,灯盖则用芬兰桤木做成。

bionics010

Maija的另一款「Tatti」台灯则通过类似的设计方法模仿蘑菇,和「橡果」台灯形成互补。

这些作品的确让人想起「橡果」、「蘑菇」,和大自然联系到一起,另外也让我仿佛看到戴着斗笠的武林高手。

像蝎子一样的红宝石椅子

形式服从功能,功能重于形式,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设计领域里的基本原则,但偏偏有人持相反态度。

bionics008

刚刚毕业的产品设计师Marcos Madia来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期间学习汽车设计,他认为美感要比家具提供的良好体验更加重要,放松是一种精神状态,基于这种理念,他设计了一把像蝎子一样的红宝石椅子,椅子由若干三角形拼成的多边形构成,看上去仿佛是一只觅食的蝎子。椅子的框架由四条腿和身子构成,采用金属做成,让本来就很犀利的外形变得更加冷酷。

Bonus:

“翻滚的种子”凳子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并不简单:工作越积越多,闲暇时间越挤越少。荷兰设计师Carmela Bogman希望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设计了一款可以和人互动的凳子,名字叫做“翻滚的种子(Tumble Seed)”。

bionics 005

顾名思义,这把“翻滚的种子”凳子外形酷似一簇随风翻滚的种子,由八片轻质铝条做成,通过木条连接在一起,拆卸方便。不用时可以放在室内室外的任何位置,从一个地方移到其它地方轻而易举,如果你想坐上去,需要把凳子立起来,找到平衡点,才能坐稳。

首页 赛事 公告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