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开发的三个特点
北京北海公园将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北海的著名景点相结合,创作出24节气文创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创意侠网
优质文创产品迎合了大众旅游时代文化体验需求。目前我国的文创产品开发热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创产品涉及的广度、深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前景广阔。笔者认为,文创产品不同于旅游纪念品,其开发具有三个特点。@创意侠网
在“文创产品”概念提出以前,对应的概念是“旅游纪念品”。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在很长时间里,我国旅游纪念品品质不高、雷同重复,不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近些年,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认识到这个问题,不断出台政策予以引导。市场上也有一些运营主体,如故宫等文博单位积极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化文创产品开发路径。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既满足了广大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了游客满意度,同时又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理念得到各方认同和支持,掀起了文创产品开发的热潮。
从旅游纪念品到文创产品,体现了3个变化。
一是文创产品强调了产品性质。所谓产品是一个市场的概念,产品设计、创意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因此衡量文创产品,主要看一定价格水平和质量档次条件的市场效果,而不是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过去许多景区和博物馆设计的纪念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参加旅游商品大赛屡获大奖,但是动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在于价格、质量不符合消费者预期。
二是文创产品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文创产品旨在满足广大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体验需求,因此必须具有文化特色,让旅游者能够把旅游目的地文化带回家,延长旅游体验感。
三是文创产品的市场价格主要体现在创意上。同样的日记本、手机壳,生产成本相差无几,但是价格可能差几倍,这里的市场价格差距主要取决于有没有创意,创意能否满足旅游者需求。创意越强,产品附加值越高,在市场上越受追捧,越可能成为“网红产品”。
认识到文创产品与普通旅游纪念品的区别,也就能够分析出文创产品成功的几个要素——要遵守市场规则、体现文化内涵、加强创意策划。
遵守市场规则。既然明确了产品性质,体现在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制作、销售,包括售后服务,都必须服从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则办事。即使是公益性单位,只要参与文创产品设计,就必须按照市场理念和规则进行产品开发。文创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不是文化艺术品创作,而是市场需求。因此必须要进行深度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不同群体对产品价格、质量要求不同,必须根据消费者特征,在价格、质量、艺术性、文化性之间寻找均衡点。文创产品生产、制作、销售必须产业化、市场化。这一点对于企业化运营的景区,例如陕西华清宫景区而言已经实现。但是对于许多公有性质的文博单位来说,还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障碍。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公益性文博单位开展具有一定商业性质的文创产品经营活动。如前些年,许多公有博物馆纷纷关闭馆内商业设施,就是受一定政策的影响。在文博单位增加商业性文创产品经营,现在来看是有必要的,但如何破解体制障碍,是一个现实问题。在目前状况下,除了自建团队,还可以考虑建立合作机制,让拥有资源的景区、文博单位和拥有创意的旅游企业互融互通,加强合作。最后,在互联网时代,还必须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对文创产品进行销售和传播。
体现文化内涵。要通过文创产品让旅游者得到文化体验,是文创产品设计的初衷,要让旅游者通过购买文创产品感知优秀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对于一个特定的旅游目的地来说,文化内涵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以陕西为例,依托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的历史文化产品,体现关中、陕北、陕南不同地域的民俗和饮食文化产品,应该成为陕西文创主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对于创作单位来说,必须对地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梳理,包括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在资源梳理中寻找市场结合点。而对于文博单位来说,要对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分析和梳理,找寻市场卖点。
加强创意策划。创意是决定文创产品附加值的根本因素。同样的文化资源,可能有100种创意方式。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皇后之玺”,如果做一个复制品,毫无创意;如果做一个明信片,扫描二维码可以欣赏立体图像,是一种创意方式,但看几遍后就没有新鲜感了;做成公交车乘车卡,不仅有创意,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一上市就受到热捧。文创产品需要好的创意。一方面,要依靠专业设计和创意团队。对于市场化运营的景区来说,组建专业创意团队相对容易,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是否真正具有一批创意人才。对于公有文博单位来说,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体制障碍,如何从利益上保障体制内工作人员持续提供优质创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探索。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培养一批创意人才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好的创意不能只靠博物馆和景区专业团队,要依托广大民间力量。民间不缺创意,但是缺少参与渠道和平台。需要文博单位提供一定的渠道和平台,例如博物馆可以把馆藏文物的二次创作权授予社会公众,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创意中来,形成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