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 南艺术学院副校长、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身处彩云之南,把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设计
陈劲松,云南艺术学院副校长、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陈劲松教授从事设计教育及民族艺术与设计研究工作30年,获“1989-2004年度全国百佳室内建筑师”、“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云岭教学名师”等称号,主持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国庆游行云南彩车总体设计,获“华美奖”。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连续17年带领团队,把设计创意根植于云南大地,梳理设计文化基因、探索设计更新路径。
《设计》:2021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云南召开,生物多样性系列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您作为云南当地院校,在这方面做了什么工作?接下来有些什么计划?
陈劲松:地球是有机生命体,它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巨大生命体中孕育出的各个生命体之间存在着微妙复杂的相互作用。202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最新“地球体检报告”显示,自1700年以来,全球湿地面积减少了90%;1970年,人类生态足迹被观测到第一次超过地球的再生速率;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50年内平均下降超过一半;人类穷尽自己的智慧向自然索取,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地球的自然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福祉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导致上百万物种濒临灭绝。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推迟至2021年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届大会重要任务是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确定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战略。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全球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选择在云南召开全球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发展的高级别会议是有特殊的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或许是未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高度的重要标志。
云南迷人的自然生态环境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多年植根于以设计视角探索、研究云南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师生们感知到,云南漫长的历史发展中,26个世居民族形成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源于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促进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学院立足于民族民间传统造物的智慧与设计思想在高等院校中发挥育人价值,连续17年校地、校企合作创意活动,我们的师生挖掘、整理了民族民间的造物设计智慧,其中不乏民间传统生态保护相关的观念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本土性知识系统,也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观。目前,学院在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立有《民间工艺材料研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设计》等教学内容,这是云南民族文化多元性与生态多样性交织产生的民间传统知识体系。将民族的、传统的生态造物智慧体系融入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中,明确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让学生了解到各民族对大自然给予的资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理解中国“敬天惜物、道法自然”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充分利用于现代设计的转化中。
我们的团队积极探索研究,以“基于云南民族与地域文化的设计文化生态系统策略研究”为题,获得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明年,云南艺术学院将举办主题为“亚洲新空间——后疫情时代的多样性文明及生活方式”的“2021亚洲设计论坛”,议题将围绕生态文明与人类生活方式展开,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命题。在未来,云南艺术学院设计教学团队除继续深耕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与现代生活美学的研究,还会更多在教育教学中传递适宜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设计理念,把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的保护更多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
云南民族艺术调研
《设计》:请您介绍一下学院开展了十七年的“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为学院及师生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陈劲松: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传统的工艺美术到当下服务设计的转变,但传统的“造型至上”的教育观念仍是当下中国设计教育的主流思想。1971年,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他的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谈到,“设计类院校的主要问题似乎在于它们过多地教授设计,而对于设计所发生的生态、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不断涌现,设计视野得以开阔,设计师们必须考虑更多复杂的环境、社会因素等,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性的转折点,面对新的社会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设计的思考,我们由此发问“为谁设计?”,设计专业师生能否走进田野、深入民族社区,系统观察、发现问题,用艺术设计介入民族社区建设,以设计创新促进社区文化经济的良性发展。
云南是多民族共居的区域,自古以来是中原地区沟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桥梁,是中国于周边多个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云南各民族之间的特色文化资源等在此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文化艺术现象。在当下大转折时代,云南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问题的凸显,作为云南省属艺术高校,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设计的定于与思考,“为云南设计,为云南发声”,同时,进一步探究如何在设计类学科建设中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民族团结、艺术特质、时代特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2013创意云南主题活动展览现场
通过2004年(云南腾冲)、2005年(云南大理喜洲)连续两年的毕业设计实验性主题创意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成功地为我院设计专业师生与民族社区百姓、手工艺人、文化学者、企业管理者等群体之间搭建了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设计创意成果受邀进入社区展示,得到社区民众的一致好评。学院自2004年开始贯彻“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后,不断围绕此内核进行优化升级,从2004年启动的“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至今已持续近17年。2004年“发现云南腾冲”启,历2005年“创意喜洲”、2006“创意富民”、2007“创意香格里拉、峨山”、2008“创意石林”、2009“创意鹤庆”、2010“创意瑞丽”、 2011“创意个旧”、 2012“创意寻甸”、2013 “创意云南”、2014及2015 “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CIF”、2016“创意昆明”、2017“创意沧源”、2018“创意呈贡”、2019“创意弥勒”、 、2020“创意巍山”……每年确定一个云南省特色文化县市,与政府、企业、社会之间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和设计学科的综合服务优势,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潜质的服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主题创意活动为云南各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研创”助力。创意设计作品被地方采用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把教学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目标。
基于在地文化的主题创意活动,其服务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设计教育同质化、教学手段单一、专业定位相似、缺乏专业特色和服务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等等问题。如今,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云南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代表性与特色性的“名片模式”,在全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都是罕见的。《人民日报》这样评述:“身处彩云之南,把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设计,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特色”。经过17年的践行,“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在创意产业方面对社会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成为云南省设计专业服务社会特色教学活动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云南省科学发展观的优秀案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完成的“2020·创意巍山”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战略任务的圆满收官,项目针对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非遗项目、产业状况、发展规划等开展创意设计和实践探索,把设计创新的价值与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用创意的乐章诠释特色地域文化。“2020·创意巍山”切实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围绕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文化自信等案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项目以设计思考来审视巍山人文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迁;以设计方法推进相关文创领域的融合发展;以设计实践解读巍山特色景点和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的品牌内涵;以设计服务达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愿景。
2013创意云南主题活动开幕
“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不仅给本院师生提供放飞才艺的空间,还应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设计类专业院校师生的加盟。也为我院师生搭建了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17年间,项目参与合作的范围正逐渐扩大,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及国际知名院校也都纷纷加入了“校地合作”创意活动当中。如中央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多次加盟;泰国布拉法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大学、法国高等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等,也多次加入创意团队当中。通过合作共创,我们期待设计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并继续在云南留下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依托他们对七彩云南、对生态、绿色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认知,呈现更多清朗、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的设计佳作,合力耕耘“七彩云南”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未来。放眼未来,依托人类对生态环境、绿色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认识与转变,云南或许可以通过服务设计成为民族文化创意设计的福地,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设计》:请您介绍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及特色教材的思路与路径。
陈劲松:云南艺术学院始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设计学院结合云南生物多样性与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基于社会对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中高情感与高科技并行的创新人才需求,一直努力探究民族文化资源与设计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与途径,把创意设计转化为生产力,与政府、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教学模式,以此保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传承优秀文化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
特色专业:云南艺术学院从1984年设置工艺美术专业,1986年设立工艺美术系,2002年成立设计学院,在办学36年的进程中一直注重对云南在地文化研究与设计专业的融合发展。2002年以后,对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环境设计与产品设计专业2019年获首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正在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推进教学体系改革,力争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以此提升我院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适应未来设计行业的新需求。
2008创意石林活动研讨会
特色课程:云南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是艺术采风与艺术创作的理想地。传统的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等专业,开设基于云南地域资源优势的特色课程已是云南艺术学院的传统。设计类专业自然不例外,在深耕云南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学院开设出如:“民族居住环境分析”、“民族居住环境与再生设计”、“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民族服饰研究”、“传统工艺当代转换”、“数字媒体艺术与民族文化传播”、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设计课题”、“基于在地文化的实践教学”等系列特色课程与实践教学。其中多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并有望冲击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部分课程目前正在进行优化完善,与学堂在线合作,有效推进线上教学活动。
特色教材:为配合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开展田野调研,深度剖析研究,编著出版了拥有地域文化特色、处于专业前沿及拥有学科深度的自编教材,如:《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概论)》、《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系列丛书》(下设15册)、《云南传统村落保护计划系列丛书》(下设6册)、《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教学成果丛书》(下设16册)、《中国民族民间设计欣赏》等。相关教材是学院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20年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填补了云南省设计类专业在地文化特色教材的空白。这些教材成果著作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对文化资源传承、利用,对未来教育、社会产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针对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始终以凸显云南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为核心,以民族艺术与设计创意相融合为特色,服务于云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步明确了以“服务设计”为专业教学目的,以汲取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为素养的“民族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体系”,为云南省高等教育设计类专业特色实验教学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行 “多轨制”实践教学,师生共同调研,讨论、思考、实践课程技能的操作要求;专业教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袂授课;专业教师、企业技师、学生协同共同完成创意产品研发实践任务,用行动践行设计教学与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2015年,我院遴选为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首批试点高校,2017年文旅部授牌,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建“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目前我院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意设计理论探索与研习的重要核心阵地。
2010创意瑞丽主题活动签约及捐赠仪式
《设计》:教师队伍的培养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让设计艺术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陈劲松: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没有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是无法培育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目前许多学科建设无法有效发展,其主要矛盾就是日益发展的学科压力与教师知识更新滞后的矛盾。中国设计教育同质化严重,就是这一矛盾造成的。数字化时代(后信息社会)的特征是哲学创新思维取代常规形式思维,创意经济,动漫游戏产业,奇思妙想等将推动时尚经济与创意产业的发展。掌握先进社会观念和先进思维方式的人将更具有生存力和竞争力,这是大转折时代,面向未来如果我们仍继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竞争力的。有学者说,过去的200年是知识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机器将会取代过去200年来的很多技术和科技;未来的一百年将是智慧的时代,是体验的时代,是服务的时代。
2017创意沧源主题活动开幕
知识更新变化很快,高校教师需要有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除自觉加强学习,要时刻紧跟学科发展的新动向、研究新成果,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应对时代的挑战。为此,我院多个设计类专业着眼“体验、服务”的时代发展新需求,对标国内外一流同类专业,立足云南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下一步将积极搭建平台,对外引进符合要求的高水平专业师资,对内为教师能力培养提供完善的条件,对中青年教师队伍不断进行提升培训,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内容融入教学之中,让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具备与时俱进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提升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为了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学院积极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地方政府及企业的介入来帮助教师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这样能够为高校带来益处,也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一直以来云南艺术学院在相应的合作中都保持主动的态度,使合作顺利开展,并通过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增加培训资源,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更加高效的培训体系。此外,各个学院都在相关专业领域应聘请专家或者艺术类专业人才进行演讲或者培训,为教师提供进修、提升的条件。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培训,使教师从中吸收经验,总结教学技巧,并掌握更多的技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来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改善教学模式和内容。
2019创意弥勒-国际工作坊调研
《设计》:在教学中,您重视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培养?
陈劲松:面对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认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另一方面,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设计专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科越来越多样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日益被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团队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到生活在民族文化与丰富自然景象共生的云南是幸运的,由此倍感珍惜这份特殊地理环境造就的事与物;在这种语境下,我们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一是田野调研能力。借鉴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研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云南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领悟民族文化中的超然智慧;同时通过发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找寻民族社区中存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创意活动展览现场
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除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系统学习,我院逐步建立了以服务艺术类专业教学为目的,以汲取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为素养的“民族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体系”,系统完善的校内教学实验室与丰富的校外实训基地,多渠道的师资配备与指导,为基于在地文化研究的特色实验教学服务,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设计创新、服务社会能力。逐步打破专业的壁垒,增强师生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以设计介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推动社会创新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以目标性、灵活性教学活动为抓手,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能力,结合我院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地合作与校企合作的系列活动,强化以项目带动教学与科研的理念,开展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有效提升学生设计创新、服务社会能力,凸显我院的办学特色,培养合格的服务设计创新人才。
师生创意设计作品
《设计》:面对信息时代的变革,设计学院做了哪些教学体系上的调整?
陈劲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对许多行列的冲击是颠覆式的,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是缓慢的。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当时就有专家学者预言,MOOC将引发变革,犹如一场海啸,将颠覆传统的教育观念,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变革。但8年时间过去了,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极为有限;非常意外的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按下暂停键的同时,却推动了世界“互联网+”的教学进程。仿佛一夜之间,大家就习惯接受了“隔屏交流”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或许正在到来,数字时代的大学和在线教育的发展,正在拆掉大学“围墙”。如云南艺术学院这样,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区位不占优势的高校,但生态环境较好、文化包容性较强的城市文化或许将有新的发展机遇。为此,设计学院团队在近期投入800万,把10间传统教室改造为智慧教室,积极迎接信息时代的变革;又投入近400万,建设最新的3D打印实验室,让新的实验教学设备更好地服务设计教学。
师生创意设计作品-3D打印模型
信息时代为设计学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说: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我院通过打通专业壁垒、资源整合、专业结构调整,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对标国际一流、国内一流专业,形成“以多元民族文化内涵为特色,以务实创新为优势,并具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视野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与定位。重新优化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优势,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兼备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构建“模块化培养、导师化管理、合作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搭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提升”人才培养平台,拓宽培养口径、注重交叉培养、突出培养特色。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从重教轻学向学主于教学习转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探索“课堂教学——工作室教学——合作企业——实验室教学”的多通道特色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形成教学相长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教学体系。
今后的学生将是成长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数字原驻民。我们的学校、老师及整个教育系统必须主动作为,迎接新一代学生的到来,为培养优秀的社会公民和创新人才而准备。
非遗代表性创承人进设计课堂
《设计》:请您分享一个目前关注的行业话题或正在从事的项目。
陈劲松:云南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造就了其得天独厚、多彩斑斓的民间艺术,许多民间艺术可能与其他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却唯独在云南尚得以保留。正如人类学中历史学派之有关文化区域的研究认为,在强调文化特征相似性的基础上,地处文化中心边缘地的文化区域可能保存了中心已经消失的文化特质。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南多彩的民间艺术就如同“基因库”一般,可供人们去探索艺术传播与变迁的蛛丝马迹,回答“我们从何处而来”的终极问题。
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长期关注并支持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他说:持续17年的“创意云南”系列活动是具体地显现“文化的复数性”体验价值的现实切入点,复数的地域文化经验构成丰富的社会创新价值与传统再生价值的生动来源。……只有在这个层面上的体验和把握,才能把“创意云南”所引发的“地理学想象”引向一种更为主动和精深的设计学方向,引向可以沟通彼此、感动世界的文明,引向可以体现人的本质性特征的“文化的复数”,最终引向一种更加精微的、高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动力的体验尺度与语言,一种设计诗学之所在。
《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系列丛书》出版
2019年11月,由许平教授发起的“2019亚洲设计论坛”暨“首届亚洲设计论坛工作坊成果汇报展”在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成功举办,论坛就“应对当代科技发展、梳理设计文化基因、探索设计更新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卓有成效的讨论,并商定了2020年9月由云南艺术学院承办 “2020亚洲设计论坛”暨“第二届亚洲设计论坛工作坊”。但是突如其来的“VICOD-19”疫情侵扰,原定的筹备计划受严重干扰;现随着疫情逐渐缓解,亚洲各国开始进入经济复苏期。论坛筹备组将启动论坛计划,于2021年5月在云南艺术学院隆重举行主题为“亚洲新空间——后疫情时代的多样性文明及生活方式”的“2021亚洲设计论坛”,以及“第二届亚洲设计论坛工作坊”。更为重要的是,与论坛、工作坊同期,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在中国昆明举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倡议各国坚持生态文明、坚持多边主义、保持绿色发展、增强责任心,强调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最后强调,中国将于明年在云南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让我们聚首昆明,共同携手探讨“亚洲新空间——后疫情时代的多样性文明及生活方式”话题,以设计视角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