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侠

王国彬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1-06-23 17:06:41



王国彬,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协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会员,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评委等。

王国彬教授强调,要树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思想,向古人借智慧,与时俱进的发展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环艺”专业核心思想观念,走中国特色的“ 环艺”设计之路,传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的 “天人合一”全息宇宙世界观文化基因,强调人的生存时间(天),生存环境(地)以及社会行为(人)的三位一体关系的系统化。与此同时,在加速流动的信息化时代里,资本、信息、技术在全球流动,“流动性”成为信息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成为塑造人们生活场景的重要支配力量。“流动的空间”打破了地方的隔离,全球与地方、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人居环境也将呈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特征,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探究,力求通过专业的分析研究,完成新时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转化与升级。

《设计》:北京工业大学的环境艺术专业有哪些学科特色?

王国彬: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曾培养了大量艺术设计人才和数十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我们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影响力营造研究,坚持以“艺术”为核心,强调“博物馆化”的环境设计思想,专注建构人居“环境”与人的“心境”双境合一的特色学科研究方向。以此学科方向为核心,成立了“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以及拥有北京市的“博物馆展陈与空间实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产、学、研、用”的系统性学科建设工作。

近年来设计完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基本陈列、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展陈设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示中心专题展览、中国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甲骨文记忆”主题展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北运河“千荷泻露”景观桥设计等多项国家级重大影响力项目,连续获得国家级重要奖项,并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大众的认可,进一步加强了“博物馆化”的环境设计学科方向的建设与发展。


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生态文化展区展陈设计 2019年,北京延庆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展示中心”主题展览设计项目 2019年,北京 

《设计》:在教学中您重视哪些能力的培养?

王国彬:教育的职责是培养并支持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力的教育应从打破世界的绝对性和扩展自我认知的边界开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创造的原则,而是要合理的伸展与建构学生们的艺术个性,着重于自学能力、交流能力、抗压能力,以及自我建构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内心以及世界的关联。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中视创造力培养的同时,应该更加强人的心境培养,而非同质化的技能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国色天香——紫禁城里赏牡丹”主题展览设计项目 2019年,北京故宫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展陈设计 2019年,北京 

《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如何与时俱进?

王国彬: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当时中国经济的欣欣向荣,而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恰好”填补了大量城市建设所需的建筑、园林、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科盲区与不足,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有相当“中国特色”的专业学科。

一个专业学科的产生,基于其核心知识系统的不可替代性;一个专业学科的发展,关键是其专有的知识系统架构的动态更新以及与时俱进的社会需求。作为相对较新的专业,传统“环艺”专业的知识体系呈现纵向深度不足、横向广度有余的缺点。随着时代发展,这个缺点被无限放大地呈现出来,“环艺”设计专业急需突破困境。一个问题实在地摆在我们面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未来之路究竟要走向何方?在我看来,环艺学科的健康动态发展,必须得益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解决一级学科设计学的学科理论建构空壳化现象。

设计学下设若干二级学科,但这些二级学科大部分是基于自己的实践领域各自为战的,体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学科发展状况,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不平衡。社会需求极大地刺激了学科的发展,但是其理论建构——也就是一个专业学科不可替代的知识架构建设却未能同时跟上。一级学科设计学也未能做到自身知识系统的整合架构,设计学成了一个空壳子,没有自己清晰的实践领域,成了什么都能干的“万金油”,无法实现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合理建构。所以,设计学要想独立发展,首先得系统整合二级学科的框架,面向人、环境、需求的基础领域,形成一级学科的学科知识架构。

其次,要明确艺术院校中以“艺术”为核心的“环艺”学科特征。

2011年5月,“艺术”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表现出“艺术”在整个国民精神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中的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因此,学科建设要抓住艺术类学科的本质特征,不要舍本求末,更不能面面俱到。要实现“环艺”二级学科自身的知识建构,势必要吸收其他诸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中有关环境的理论营养,但要通过整合来凝聚艺术专业与学科自身的核心知识系统,实现与建筑、园林、城市设计、规划等专业的错位,有独特理论建构的同时又能实现与其他学科的良性接口。所以“环艺”的理论建设应该结合学科的历史积累和学科领域特征,以多元为基础,以专业化为目标,聚焦环境的人文精神领域,强调创意与表达,发挥艺术学科的造型优势以及设计学科的系统化特质,实现“衣、食、住、行”人们生活的系统控制与“最后一公里”的成果呈现。使之能够持续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

第三,要向古人借智慧,形成中国特色的环境设计思想。

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人类生存与生活的重要载体,环境可分为物质的物理环境与非物质的社会环境 ,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良好的物理环境是良好社会环境的物质基础,而良好社会环境也必将呼唤优质的物质环境。单一地重视物理环境的设计建设,忽略对环境社会性的建设与发展,是对环境认识的误区。我们要充分学习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参人和,相对于“西学”的分科之学,更重视人与环境中各元素的“关系”。中国传统环境设计学(也称堪舆),正是这种哲学观念的集中体现。我们要树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思想,向古人借智慧,与时俱进的发展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环艺”专业核心思想观念,走中国特色的“ 环艺”设计之路,传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的 “天人合一”全息宇宙世界观文化基因,强调人的生存时间(天),生存环境(地)以及社会行为(人)的三位一体关系的系统化。

第四,要思考信息时代下人居环境需求的新表征,实现“环艺”学科的时代更新。

在信息时代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网络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网络组织成为新的社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多元性多中心的特征。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与结构正在走向网络化。在加速流动的信息化时代里,资本、信息、技术在全球流动,“流动性”成为信息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成为塑造人们生活场景的重要支配力量。“流动的空间”打破了地方的隔离,全球与地方、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人居环境也将呈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特征,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探究,力求通过专业的分析研究,完成新时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转化与升级。

有一句话比较能反映新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深层思考——“建构场所的不只是在场发生的东西,场所的可见形式掩藏着那些远距关系,正是这些关系决定着场所的性质!”

《设计》:请您介绍下“道,形,器,材,艺”五字联结的方法理论体系?

王国彬:针对上述环艺的学科特征,我构想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架构模型,即“道,形,器,材,艺”五字联结的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建构体系。五个字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以“道”为核心,以“形”为介质的自上而下、由里及表的系统层级关系。



具体说来如下:

所谓“道”,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万物之源,万事之由,是本方法论系统的核心。具体到专业领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由世界观生成的“设计理念”或者“设计概念”。

所谓“形”,是“道”能为人所感知的物化体现。这里的“形”,广义上讲可以是体现“道”的形式方法,狭义地讲,应该是可视化形态的语义表达,将形而上的思想“道”物化成为二维或者三维的可视化形态,是这个阶段的核心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的艺术高考制度,大部分环艺从业者都是学习绘画出身,因此,艺术造型自然成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手段和核心技术,一张漂亮的表现图曾经几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全部。这其实是混淆了手段与目的,一叶障目,脱离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

所谓“形而下者”的“器”,是指功能。人们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类困难与问题,人们主动地去设想与计划,并且通过某种能被人感知的形式传达出来。因此,设计就是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功能”的需要。19世纪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至今仍是设计界的至理名言。建筑大师密斯和赖特的观点则有不同,看似观点相左,不过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争论,但其中“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谓“材”与“艺”,参考出自《考工记》的这段话:“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它不但是中国传统造物观的集中体现,也表达了材料与工艺的密不可分。“砖说:我喜欢拱”,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这段话生动的表述了对“材”的态度。“材”是“形”与“器”的物质载体,知“材”善用,才能使“形”、“器”达“道”。

值得一说的是“艺”在我们这个系统里绝非单指的“工有巧”,而是“合此四者”的“合”,是一种统筹与整合的能力。通过“艺”将“道,形,器,材,” 串联起来,“合”四为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道”。

作为现代设计教育鼻祖,成立于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核心理念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究其目的也是修复“手”与“脑”的割裂关系,对“手”与“脑”能力的系统整“合”的这个“艺”,是我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中国国家图书馆“甲骨文记忆” 文化专题展展陈策划及设计 2015年,北京


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核心区北关大道跨北运河“千荷泻露”桥梁艺术设计项目 2019年,北京

《设计》:您是如何从环境艺术专业出发,在建筑、景观、照明、室内、产品设计等领域进行跨界实践的?

王国彬:上述的五字联结理论体系,不但能够实现“环艺”的二级学科理论建构,且突破与创新了原有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边界,实现了向上游学科伸展,成为设计学一级学科的理论建构可能。在此理论架构下,就不难将一级学科的理论建构用于相关的其他诸如产品、视觉传达、服装、工艺美术等二级学科使得艺术“跨界”得以实现,形成了以“艺术”为核心,强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各专业“协同创新”的“无界”融合。

五字联结的系统设计理论方法,简要来说,就是像“中医诊病”一样,以实现人们生活的终极美幸福感(道)为核心,通过诊断出设计对象的根本需求与冲突点(器),以某种形式和形态(形),选择适合的物质载体(材),运用某种技能或者某种方法(艺)使之得以实现。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将此理论体系得以实践检验,进一步加强了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具体举例如下:


《设计》:在国家级项目中,您如何平衡宏观的家国思考和艺术家的敏感细腻?

王国彬: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不仅是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今后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从事“环艺”设计的要时刻心怀家国情怀的思考,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紧密结合。艺术设计实则是人类感性与理性平衡的一门学科,所以可以说这个学科自身就具备天然的平衡各方面要素的特质,五字联结理论建构也是学科特质的具体表现。

作为“科学史”这个学科的奠基人,萨顿曾经说过“我们人类认识社会不外乎是真善美。一般来说我们把“真”定义为科学求真;“善”则一般是宗教,而“美”则跟艺术有关。”萨顿认为,真善美就像一个三棱锥的三个面,从不同的面看它们彼此之间是分离的,但是,当你认识的高度逐渐上升之后,会发现几个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达到顶点就是一体的。萨顿认为,我们应该,也非常必要把这几种东西结合起来,消除彼此的隔膜,最终满足人类对美好幸福的追求。通过五字联结的设计理论,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从跨界到无界,很好地融合时间与空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当代“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环境新秩序,成为人们幸福美好生活的真正缔造者,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在这一点上,还要多提一句的是“中国所面临的相关设计问题最终还是要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




昌平未来科技城鲁疃桥桥型及夜景照明艺术设计项目 2012年,北京

《设计》:作为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顾问专家,您如何看待国内展陈的优势与劣势?如何更好地推动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发展?

王国彬:2015年制定发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国家对于博物馆的各项职能做了序次调整,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提升为核心功能,博物馆变身成为“课堂”将会是新时代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何让博物馆成为一所大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传播功能,成为博物馆当代功能的重中之重!

国内的博物馆展陈的优势是:

1. 规模优势。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机构数量、体系布局,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

2. 资源优势:数量增长的同时,博物馆办馆质量也明显提升。博物馆在藏品、研究、展览、教育和文创资源方面已形成较为丰厚的积累。

3. 技术优势。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探索。现代科技手段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VR、AR、AI等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增强了博物馆体验感和传播效果。“互联网+”战略的实施。

4. 协同优势。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尤其体现在非国有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市场合作。各类市场主体与博物馆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日益扩展,为满足公众多元化、高品质需求奠定了基础。


通州温榆河潞苑北大街大桥“长河高歌”桥型设计及夜景照明艺术设计项目 2009年,北京


通州温榆河潞苑北大街大桥桥型设计及夜景照明艺术设计项目 2009,北京

国内的博物馆展陈的劣势是:

1. 展览模式与观念的僵化,活化工作不到位。作为教育的主体,青少年与儿童是绝大多数的纪念馆的重要参观人群,而大多博物馆馆展陈模式遵循“专家至上”的展览模式。很多“专家”的工作是让自己在其他专业人眼里博学又聪明——他们并不怎么关心观众能否理解。博物馆的策展人基本上是文史专家,他们的专长是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知识点的精确的文字工作,而并非专业的策展人。他们像是“脾气粗暴的老教师”,傲慢而又不善沟通,在关于如何通俗易懂的以具象的空间叙事语言来将知识点传播给观众方面则毫无办法。许多博物馆需要大量讲解员来弥补这个弊病,使得整个展览脱离了博物馆的知识教育特征,更脱离了群众,浪费了宝贵的教育传播机会。

2. 展陈专业协作与教育的滞后,专业建设不到位。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和工程的实施技术主要沿用建筑室内设计的学科方式,当代博物馆建设在工作程序上的时间先后以及传统的文人相轻的狭窄视界,使得文史专家,建筑师,展陈设计师很少有合作的机会,造成了各专业的隔阂,造成博物馆建筑空间与展陈工作的脱节。大部分展陈设计师认为展陈设计就是建筑的室内设计与展板、展柜、展项的结合,忽视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空间叙事特征。目前,博物馆建设的迅猛发展与滞后的展陈设计专业教育的矛盾,造成了展陈设计专业处在一种急功近利的集体失语状态,重复雷同的设计层出不穷,成为困扰博物馆文化质量提升,发挥其教育功能的瓶颈。

3. 展陈内容与形式的脱节,专业深度不足。内容与形式相协调,是博物馆陈列共同追求的目标。现有国内的博物馆展陈在内容和形式上脱节严重,展陈大纲的编写往往是专业的史论专业人员,展陈形式设计往往是艺术专业人员,两个专业一个以文字为主,一个以形态为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因此,将文字内容转化为视觉形式,就需要两个专业加深对对方专业的理解,共同助力最终的展陈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而非各说各话。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光环境艺术设计项目 2009,北京


 “天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景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012年,北京

国内的博物馆展陈设计提升的策略与方法:

1.“具身认知”是提升博物馆展陈设计水准的理论突破口。传统教育观建立在认知主义二元论的基础上,将身体和认知对立起来,认为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可以“离身的”(disembodied)精神训练,并不需要身体的参与,身体仅仅被当成一个“容器”,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认为“认知独立于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之外”。博物馆有其建筑场所、空间及文物的物质性以及以观众为主体的主观随意性等特征,传统教育观无法满足其以“人”为主体的空间叙事,身临其境、真实鲜活等教育特征,从而限制了其博物馆功能的充分实现。与传统“离身认知”教育观相反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则恰与纪念馆的教育特征相适应。它重视人的身体感受,强调了以“人为主体”的认知、身体与环境的一体性 ,认为“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具身认知”理论的导入是解决当前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失语弊病,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的理论突破口!

2.“具身认知”展陈设计方法是充分发挥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创新路径。由上述概念阐述可以得出,身体在环境中的“体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那么,“具身认知”展陈设计方法的关键是塑造博物馆“身临其境”的观展感受。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知觉与展览的空间环境及手段的交互,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使观展人进入展览中,自身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大大增加信息解读的主动性,完成从传统被动的“让我看”到体验式的“我要看”。“具身认知”的展陈设计方法,将促使观众多层次的有效获取丰富的信息,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充分发挥。

“具身认知”的展陈设计是基于观众视、听、触、嗅、触、潜意识等多感官体验的设计方法。具体包含“内容的具身认知”、“形式的具身认知”、“手段的具身认知”三个方面:

(1)实现“内容的具身认知”的关键是将“故事”作为展陈大纲内容的核心。将传统博物馆展陈内容主体从“物”和“史”转化为以“人”和“事”。这样的内容策划以及情境、沉浸、角色、气氛、情节、节奏等戏剧手法的运用,使观众很容易将自己带到故事中去充当一个角色,由此实现身临其境的在场感,穿越感与认同感。通过“讲故事”的语境特征,形成了观众与展陈内容中的“人”的同理心效应,使观众轻松而又主动却又印象深刻地掌握了知识点,实现内容的“具身认知”。

(2)实现“形式的具身认知”的关键是围绕展陈主题的空间形式设计!展陈空间的形式设计,重点是如何使空间的形式与氛围满足展陈主题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依托于建筑空间的装修与装饰。首先,空间形式的尺度上应该是大于观众、包围观众的“全景式”的空间形式。其次,空间形式要做到将展陈内容从传统“展墙”上解放下来,通过特色的形式语言来“缝合”传统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脱离与割裂的原罪。再者,空间形式的艺术冲击与主题氛围营造,解决文物不足所造成的“展馆过空”的现实弊病。由此,观众获得“穿越时空”的切身体验,从而实现了形式上的具身认知。

(3)实现“手段的具身认知”的关键是基于展陈内容的多手段融合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展陈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实现展陈手段的具身认知,关键在于坚持“内容为王”的设计思想——既所有展陈手段的使用必须依托展陈的内容、围绕展陈主题、依托于展陈空间设计。与此同时,必须合理控制各手段的比例与节奏,避免“买椟还珠”、形式大于与脱离内容的弊病。依据展陈内容的主次,灵活运用文物陈列、图文展板 、光环境营造,艺术创作等传统手段以及 “AR”、“VR”、裸眼3D、定向音箱等各类新时代科技交互多媒体手段,使故事的内容实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传播层次。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来表达不同特点的展陈内容,将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实现了展陈信息的深度有效传播,从而真正实现了手段上的“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的展陈设计方法体现了从策展人向观众的主体位移,更加注重展陈主题的形式表达,更加注重围绕主题的故事梳理以及展陈节奏的把握,更加注重展示手段的综合运用。以这种语言讲述唤起公众好奇心的故事,通过空间形式与手段吸引并鼓励他们深入探索,整个展览将变成为“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最受观众喜爱的“老师”——他会想方设法,通过幽默和个人魅力,让知识看上去很有意思!


“天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景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012年,北京

《设计》:哪些国外的优秀展陈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王国彬:仅从展陈设计的角度上来说,个人比较推荐的是美国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日本的江户东江博物馆、卡塔尔国家博物馆。这三个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体现出内容、形式以及手段的完美融合,让我印象深刻,大家可以借鉴学习一下。


朝阳区东大桥文化广场景观,建筑及照明设计 2000年,北京

《设计》:请您分享下“千荷泻露”的创作过程。

王国彬: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桥让大地聚集为河流四周的风景”!

桥梁是“力”与“美”的综合体,好的桥梁设计更是城市肌理中最亮眼的明珠。“千荷泻露”大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的标志性位置,全长360余米,2018年底基本完工。随着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工作推进,预计近期通车。

本项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将中国京杭大运河及古通州的传统文化特征与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现代化都市特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能够与周边高塔林立的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及五河交汇的环境特征共生为一个有机的环境共同体。

整个桥梁的设计过程也是我的五字联结的理论的又一次实践过程,我首先确立了一个桥梁设计之“道”,即“友好型”环境艺术设计策略,将当下城市路桥设计的重点由“车”转换为“人”,以一“桥”激活整个区域环境。桥梁造型创意的艺术灵感来源于我在现场踏勘时所看到荷塘中露珠从荷叶边上滴落的景致,故诗意的命名为“千荷泻露”。大桥多曲面的艺术造型犹如片片荷叶,行人犹如漫步于古桥的曲线之上,展现了在“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上,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行人可以自由进入三层步道,凭栏远眺,将五河交汇的生态胜景尽收眼底,桥梁也从 “路过”转化为“终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前提下“城桥友好”的“城景”,“河桥友好”的“河景”,以及“人桥友好”的“桥景”三景合一的“三友好”中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思想。桥梁造型运用了参数化设计,桥梁的面材采用了“FRP”材料与3d打印成型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果的还原度,实现了完整大气的自由曲面造型,将千荷泻露的动人瞬间锚固在北运河之上!

首页 赛事 公告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