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田乔 博士,日本千叶大学教授。
永田乔,博士,日本千叶大学教授。1969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硕士学位;1999年获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退休后,在中国台湾成功大学及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及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研究员。著有《Image, Perspective and Design》(1979,美术出版社),译著有《THE MACHINE AGE IN AMERICA 1919-1941》《THE AMERICAN DESIGN ADVENTURE》等。
来到中国授课的最初,永田乔教授对当时中国设计完全没有概念,研究班的学员有工程师、化学家、艺术家等,他们重新将设计作为职业的方向,在永田先生看来颇为不同寻常。“班上的学员非常有激情,聪明又热情。这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当年没有学员的名单,永田先生非常细心地在与学生的大合影上给每个人都变了号码,以便日后能够记住他们。出席此次纪念活动,永田乔教授带来了其珍藏近四十年的长达137页的研究班汇报资料,并将其赠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该资料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工作进展情况、研究班的成果、关于工业造型领域发展前景的建议等相关内容。
《设计》:您来中国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日本的工业设计是个什么水平?
永田乔:四十年前日本工业正在崛起,日本工业设计蓬勃发展,例如丰田、松下等品牌都做成了世界闻名的品牌,全球都很关注日本的产品。
永田乔老师程能林老师等回忆当年参加研究班的学员名字
《设计》:这个研究班的课程设置最初是怎么考虑的?
永田乔:毕竟是四十年以前了,我的记忆也不是特别清晰了。我们的课程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授课,一种是实践。
永田乔老师带来当年的电报等珍贵资料
《设计》:在当年研究班开课之前,老师对中国的设计水平的认识是什么样的?课程开始后,师对中国设计师的评价又是怎样的?
永田乔:当时我对中国设计完全没有概念,因为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当年也没有设计类的杂志什么的。我来了之后,参与课程的学员有工程师、化学家、艺术家等,并没有设计师。他们重新将设计作为职业的方向!这就是我所知道的我们研究班的起点,颇为不同寻常。那个年代好像各国都是这种状态。
班上的学员非常有激情,聪明又热情。这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当年我没有学员的名单,授课是通过一位李老师做日语翻译。这次来我带了当年全班的合影,我给学员们都编了号码,以便记住他们的名字。其中赵江洪会说英语,经常到办公室聊天,印象相对深刻。
永田乔老师回顾演讲暨座谈会1
《设计》:在这个研究班授课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学员或作品?
永田乔:有一位从哈尔滨来的任姓学员,长途跋涉用了三天的时间。很多学员都比我年纪大,但是上课的内容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的内容,当时确实水平还是很低的。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领域,有设计系的、机械系的,还有化学系、建筑系的,所以上的就是一些入门的课程。课程结束之后我回了日本,学员们应该也是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单位,他们后来有没有真的从事设计工作,我也很好奇,但是也没有办法联系。当时湖南大学属于机械工业部管,所以可能都是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那些高校的老师被要求来参与这个课程,也许不是因为他们个人喜欢这个东西。
永田乔老师回顾演讲暨座谈会2
《设计》:课堂上的互动性强吗?
永田乔:日本的老师传统的上课方式就是授课,不像现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另外还需要翻译来配合,所以互动性并不太强,课后的交流也有限。布置作业都是先发给李发妲莉老师,再由李老师用油印的方式下发,学生完成后再收集上来。两个月里非常忙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时间去玩,唯一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省博物馆,一个是湘绣工厂。
《设计》:开设这个课程之初,有没有设想这个课程要达成一个怎样的目标?
永田乔:我猜想,当年机械工业部可能已经决定要在湖南大学设立工业设计系,就是说可能是以湖大为一个据点,然后慢慢扩展开来,在别的学校也设立设计系,所以当时会让他们派一些老师到这边来学习。此次来听JICA的老师讲解,这个疑问就解开了,当时湖大是属于机械工业部的部署学校,可能就是说想要在这里办。
《设计》:您将在论坛上分享的内容是什么?
永田乔:对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创立的回顾和展望相关的内容,可能也涉及全国的工业设计系的创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