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侠

巩淼森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DESIS Lab主任,米兰理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的设计学博士。

2021-07-06 17:07:39


巩淼森,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DESIS Lab主任,米兰理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的设计学博士。他的学术专长包括可持续战略设计、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创新设计等,其应用研究与实践探索集中在公共和公益服务、健康与医疗、交通和特种装备、文化产业等。


本次访谈中,巩淼森教授分享了有关服务设计的学习和工作期间部分观察和思考,希冀可以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部分反映近20年服务设计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巩教授分析到,由于服务的非物质特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基础研究和科技水平的依赖性较少,避开了我国产业薄弱环节,服务强调整体性,人机交互与关系质量,用户体验和情感等非技术性因素,这正是国内相对擅长的地方。所以,从产业实践角度看,我国服务设计发展有明显的区域经济和文化优势,以后很可能是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设计》: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服务设计研究和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服务设计?当时对服务设计有什么认识?是什么经历使您把服务设计作为自己的研究兴趣?


巩淼森:第一次相对系统地接触到服务设计是2002年在江南大学蒋氏基金工业设计培训中心组织的一期短期培训课程上。那次培训课程的主题就是服务设计,主讲专家是德国科隆应用科学大学的Birgit Mager教授和她的一位同事。当时我还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导师江建民教授是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我分担助教工作。工作坊的主要学员是来自高校的工业设计教师和企业的工业设计师,加上部分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几天的课程下来,总体印象就是比较虚,不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那个时候,工业设计老师、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关注点是如何做出好产品,尤其是企业设计师,很希望能学点直接可以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


事隔经年我们才意识到,那一次课程的内容的确是太超前了。Mager教授后来进入科隆国际设计学院,领衔服务设计专业课程,随后作为发起人成立了国际服务设计联盟(service design network),与此同时,服务设计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方向,在国际设计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蓬勃发展。2008年,我在读博期间参加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国际服务设计联盟第一届国际会议,Mager教授正是大会主席。超前的东西虽然在当时看起来令人费解,也不实用,不过可以埋下一些观念的种子,待日后发芽成长,有事实为证:仅当时参加培训课程的在读研究生中,就有丁熊和陈嘉嘉两位同学成长为国内服务设计教育领域的专家,目前分别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工作。


第二次接触服务设计是在2003年,同样是一期蒋氏基金工业设计培训中心的工作坊课程,主讲专家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梁汀教授和一位设计咨询专家。工作坊主题是“阳光洗衣”产品服务系统设计(PSSD),以可持续设计为背景,专家们准备了详细的工作步骤和工具,设计方法和流程相对更接近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家领会到了设计如何从单纯的产品延伸到产品服务系统来处理问题,达成目标,结合不同的专业的方法和技能,提出设计方案,创造有别于单纯实体产品的创新的设计提案。后来了解到,那个工作坊是米兰理工大学Ezio Manzini教授在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担任首席教授期间和梁汀教授发起的一项可持续设计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研究生期间这两次接触服务设计的机会,正好来自服务设计研究领域两条主要发展脉络,为我日后的学业发展提供了线索。


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2005年申获意大利政府奖学金,有机会赴米兰理工大学攻读二级硕士课程“战略设计(MDS)”,课程主任是Francesco Zurlo教授, 副主任是Anna Meroni,学术主任是Ezio Manizni教授,核心内容包括商业创新、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社会设计等模块,集设计学院和设计系几个核心研究团队的前沿成果。一年时间里,系统地学习了服务设计以及相关科目,对米兰理工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2006年毕业后,我师从Manzini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创新,研究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创新现象中协作型服务(collaborative service)的模式和机制,以及相应的设计对策。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我又进一步学习了服务设计理论和方法来支持博士课题研究。


我在出国之前曾任学院兼职外事秘书,读博期间促成米理设计学院和江大设计学院的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互访讲学,作为双方的合作项目。在Manzini教授的指导下,2008年我联合了5位米理的博士同学,结合大家的博士课题,与江大设计学院的同事一起策划、组织了为期五个月的大型服务设计课程项目(Chita08)。学院选拔了27位各专业的研究生参加,沈杰、曹鸣、刘星老师作为合作方参与讲师团队,一起全程组织和指导课程项目。这次服务设计合作课程项目,不管是在设计学院内部还是在设计教育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参与师生充分认识到服务设计这一新的设计领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项目期间的多次发布和展示,也使设计学院的师生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有效地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确立了服务设计的基本观念。2010年我博士毕业后回学院工作,延续了博士课题积累,把社会创新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服务设计作为主要教学方向,先后在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开设“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服务设计”“服务系统设计”等多门课程。


国际服务设计联盟(SDN)第一届大会,2008,阿姆斯特丹


《设计》:“服务设计”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管理与营销层面的服务设计概念形式提出,90年代正式进入设计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整体的、跨领域的综合性领域,帮助创造新的服务或提高现有的服务,使它们令客户觉得更加有用、好用、满意,并且对组织来说更加有效率和效用。近30年来,“服务设计”的概念和原则是否有所发展变化?


巩淼森:服务设计是设计领域的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20世纪90年代国外有少数学校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和教学尝试,21世纪前十年在国际上逐步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和专业方向,近10年从政策、产业、研究、教育都取得了快速、体系化的发展,成为新兴的专业方向之一。近3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学科方向和专业方向,服务设计的内涵、原则、方法、工具都在不断地发展、丰富,大量的应用和实践又反馈到理论体系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一开始由管理学科提出来了一个设计学科的概念,经过设计领域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对更具体的发展变化源流路径,我并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20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了解甚少,我仅勉强分享一些自己的观察和粗略思考。


首先,目前“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这个概念已经基本稳定了。在具体学术研究细分领域,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也提出过相关的不同概念,比如、产品与服务系统设计(product-service system design)、为服务的设计(design for service)、服务系统设计(service system design)等。但最后设计界(包括教育界和产业界)逐步达成共识,把“服务设计”作为一个这个特定设计领域的总体概念,把其它相关的概念,都放在这个篮子里面。当然,如前面所提,尽管还是这个概念,过去30年中,它的内涵、原则等理论方法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与概念的构成一致,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服务”和“设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本身的内涵在过去的三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服务设计作为设计这条大船里的一部分,随之升降进退,同时反过来影响它。至于设计的内涵的变化,不是这次采访的重点,不便展开,仅提一个设计定义更迭中的细节。以工业设计为例,其定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其中调整比较大的定义版本包括1980年、2006年和2015年的版本,三个版本的核心描述如下: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 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 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1980)


•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 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2006)


•一种策略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导向创新、商业成功和更好生活质量的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国际设计组织(WDO)2015)


从以上定义描述可以看出工业设计(设计)的内涵变化很大,从2006年的定义版本开始,作为设计活动的目的和作用对象,“服务”就成为定义描述中关键的要素概念之一。


另一方面,服务产业及其设计需求的也在快速发展变化,拉动了服务设计内涵和原则的发展变化。毫无疑问,近三十年来,全球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完全进入服务经济主导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催生出全新的服务产业和业态,同时也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作为应用性的学科,设计领域直接受产业需求的拉动而快速的成长,最显著的新兴领域就包括服务设计、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等。本质上,一个专业概念内涵和原则的界定最终是为了应用实践,因此,随时实践对象和目标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概念内涵和原则也会随之调整,以适应产业实践需求。比如在传统的服务业态中,更侧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和人际关系,例如很多老年人喜欢去菜场买菜,买菜时双方不仅会讨价还价,还会拉拉家常,服务提供者和顾客之间有生活现实空间的接触和交互,比较容易建立情感化的客户关系;相对的在新零售的业态中,大部分流程网上完成,物流配送,最近为了防疫,增加了无接触的选项,也就是说,整个服务流程下来,完全没有任何现实空间的人际交互,用户所有的交互行为,几乎都在手机上完成,直到取到所需的物品。这个业态下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显然与菜场上的买卖、超市中购物等场景中有显著的差异,服务设计原则或策略也有会所不同。


CHITA08服务设计课程项目成员合影,2008,无锡


《设计》:“服务设计”概念进入中国以来是否有中国特色的解读和发展?国内的服务设计发展的现状如何?您在设计一线奋战多年,在您看来,社会需要怎样的“服务设计师”?高校教育还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理论与实践如何相辅相成?


巩淼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较难讲清楚,甚至可能是越讲越不明白的问题。“服务设计”概念其实和“设计”概念一样,都是“西学东渐”的学术理论体系的一部分。由欧美的学术界和教育界提出了学术概念,进而发展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然后通过国际交流、海归学者、访问学者等方式,引进到国内的设计教育界和产业界,随后国内外平行动态发展,逐步缩小差距,进一步也有可能发展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服务设计概念开始进入国内是本世纪的前10年,通过国际会议和交流中外国专家的演讲和分享,以及部分学者在国外学习和访学后带回国内,这个阶段时间比较长,而且局限在少数教师个人的研究兴趣;2010年服务设计在国内开始进入快速推广和发展阶段,这个过程中,三个学术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是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其中国联盟(DESIS-China)由江南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6校于2009年联合发起;其次是国际可持续设计学习网络(LeNSin),其中国联盟(LeNS-China)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牵头,联合十多所院校于2011年发起成立;随后是国际服务设计联盟(SDN),其中国的分支机构(SDN-beijing)由清华大学牵头于2012年成立,这几个国际学术和专业组织和中国分支机构是服务设计国际交流的主要管道,也是服务设计在教育界主要机构。2015年,南艺工业设计学院主办了主题为“链接”的首届服务设计教学研究论坛暨首届服务设计课程七校联展,第二年广美工业设计学院继续主办了主题为“服务设计的边界”第二届服务设计教学研讨会暨七校联展,会议期间,正式成立了中国服务设计教育联盟,发起院校单位包括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四川美院等。系列服务设计教学研讨会的举办和中国服务设计教育联盟的成立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是一个由国内院校自发组织的、区域性和独立性的学术组织。标志和预示着国内服务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CHITA08服务设计课程项目联合讲师团队


因此,如果问是否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回答是肯定的。尤其在服务设计实践方面,受国内服务产业发展的拉动,尤其在基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平台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产业和生态,实现了弯道超越。这个发展也反映到了另外一个现象上:工业设计的概念自从西方引进,到形成成熟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前后大概花了约30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工业设计认识和实践都是偏颇和零碎的;而服务设计从引进到发展再到基本与国外同步,大概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发展的阶段和态势。在过去很长得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制造业总体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上,说白了就是生产加工,这与国外引进的设计理论方法体系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错位,面对一个不实用的理论体系里,我们只能在其中拣一点实用的东西来使用,从而形成在认识、方法和实践上阶段性的片面和落后状态。直到我们制造业进行结构调整,强调三个转变,立足创新驱动,这时国内工业设计的水品很快也上去了。服务设计则不然,因为我们传统的服务业虽然不算发达,但是在新兴的服务业中,我们实现了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和突破,因此,我们对服务设计的认知和实践也很快完成了学习消化阶段。另外,由于服务的非物质特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基础研究和科技水平的依赖性较少,避开了我国产业薄弱环节,服务强调整体性,人机交互与关系质量,用户体验和情感等非技术性因素,这正是国内相对擅长的地方。所以我觉得,从产业实践角度看,我国服务设计发展有明显的区域经济和文化优势,以后很可能是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至于是否有中国特色的解读不太好说。以我所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在国内多数在研究和解读服务设计的学者更多的是在做引进和翻译工作,即使有所创新,也是局部的理论增补。既然是引进和翻译,由于理解或语言的问题,免不了有些折损,在教学实践中,能经常看到学生对服务设计方法和工具生搬硬套的情况;在产业界,偶尔看到借助媒体炒作服务设计概念以自我包装的现象。总之,到目前为止,我尚没有看到对服务设计有中国特色的、有价值的解读。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服务产业和服务设计在国内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对服务设计的解读和理论构建缺乏特色。这一对矛盾倒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如同我们制造业长期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学习模式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和惯性一样,国内设计学科的发展也有这种向西方学习的发展路径依赖,这可能是导致国内学术界在发展独创性的理论体系上比较乏力的原因之一,间接也影响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和原创性设计的竞争力,进而导致我国设计产业界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尚不及邻国日本和韩国,设计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力尚不如芬兰、荷兰等。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如前面所提,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处于相对后进的阶段,制约了设计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构建,是客观条件限制;然今非昔比,我们的制造业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结构调整和升级,整体竞争力首屈一指;新兴服务业日新月异,赶超欧美,产业发展提供优越的外部条件,为什么我们理论体系还基本上是原装进口的版本?相关专业书籍多是译著?国内学者所编著教材的参考来源多是外国文献?学术会议请外国专家坐镇主旨演讲才觉彰显水平?会议演讲言必引用欧美名人名言以示正宗?作为一个设计教学科研工作者,面对这些问题也难免尴尬,于是我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辩解如下。


CHITA08服务设计课程项目启动


是什么压抑了国内规模浩大的设计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创造性?或许是学术和教育本身。不管是工业设计还是服务设计,都是作为学科分支成套引进专业理论体系,而常规学术研究的范式决定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做的研究都是在原来理论大厦上添砖加瓦,而不是拆了重建。换句话说,学术研究多数情况下都是局部参与了持续的理论构建过程,而不是解构和重构。这种构建的过程决定了要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必须了解和符合原有体系的需要,局部的构建才有机会被接受。而这种学习的过程甚至先入为主的认可很容易形成学术路径的依赖和惯性,进而传导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依赖。那么,有没有可能拆了重建,解构再重构呢?我想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很难。


首先,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无法无视既有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存在;其次,如果要解构,必须先透彻理解它,如同在市区爆破一栋高层建筑,必须经过精准的勘测、计算和设计,否则将酿成事故,其中难度和成本投入远高于往上再盖一层。同理,解构一个理论体系所需要的理解力和程度,远高于学习引进一个理论。对多数教育研究工作者而言,能达到参与局部构建的所需要理解程度已是不易,其中仅语言问题一项就可能消耗了一大半的精力;再次,即便有少量学者达到解构模式的理解程度,他还得具备勇气和动力去解构,如果解构意味着把自己舒适的“学术之家”给拆了,这种动力就不会自然产生;最后,即使有动力和勇气解构,还得有潜力重构才行,不然也只是“学术愤青”,对现实意义不大。可见对国内设计研究领域的学者,要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高的学术成果有多难。不过,纵观国内整个设计教育界,还是有一小批先锋型的学者在尝试理论重构(相对引进的设计理论体系)或局部重构的工作,其中的标杆人物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柳冠中教授。在我看来,柳老师是在透彻理解西方哲学和设计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采用中国文化特质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述,试图至上而下的重构设计/工业设计的理论大厦,这个大厦的主体框架就是事理学与人为事物的科学。这个理论体系还不能说饱满,更不能说成熟,但它是一种实事求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设计理论重构的努力。为此,柳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大声疾呼,每次演讲都让人感受到忧国忧民,激情澎湃,这不仅是性格使然,也是具备了穿透性的理解力和重构能力时的必然。只是,柳老师太超前了,亦或是整个设计界太迟钝了,在他大声疾呼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设计教育界、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还沉浸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紧跟国际步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柳老师的忧患意识和理论重构不以为然,也很少将重构的理论框架在具体的设计研究和教育工作中应用、发展和推广,这是个缺憾。不过柳老师树立了这样的标杆,旗帜鲜明,足以启迪后生。


因此,整体上看,短期内学术界恐怕难以摆脱路径依赖,设计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并不乐观,相反,我对产业领域的发展和突破更持乐观的态度,而事实也是这样。理论最终是为了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意义不大,对实践而言,理论具有工具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适配不同的理论。换句话说,实践对特定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完全的依赖性,如果用了不匹配的理论,效果可能还不如凭借常识和直觉去实践。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不会依赖服务设计的发展,而服务设计实践的发展也不依赖服务设计学科的发展,当然,这里的实践者是否是设计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否自称为“服务设计师”,是否将自己的实践定性为“服务设计”,就看具体情况了。或许当动态的产业实践与相对静态的理论方法拉开足够的差距时,会对设计学术和教育界的产生足够拉力,那时,我们重新解读服务设计概念,反向重构服务设计的理论体系就会容易些。


中国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China)成立会议,2009,广州


《设计》:以您国内和国际多年的行业观察、创业实践和商业合作的经验来看,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体验设计”、“设计思维”等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服务设计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高校教育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服务设计教学?


巩淼森:设计,包括服务设计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的学科,对产业和社会的动态比较敏感,得益于产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设计的内涵、范畴、方法等也随之日新月异,新概念层出不穷,培育了一批新兴的设计领域,其中最热门的就包括服务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设计思维等,其实近年的学术研究中还有不少其它新概念,诸如转型设计、社会创新设计、跨学科设计、整合创新设计、参与式设计等,但最热门的还是前面几个,归根到底是它们和产业实践匹配性强,换个角度看,是产业实践的需求促进了这些新兴的概念发展为体系化的、相对成熟的专业方向,可以有效地、广泛地衔接到产业的体系当中,以发挥特定的作用。

对于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呢,学术界和产业界在这方面的讨论很多,线索很多,描述起来并不容易。我仅强调它们之间关系的一个特点,就是相互交叉而不可分割。当试图展开来谈论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提到其他三个概念,至少很值得去提。这并不是因为设计语言的匮乏而借用词汇,而是设计现实和设计原理使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点,有必要抬出传统的设计专业来对比分析,如产品设计(如家电)、视传设计(如书籍装帧)、环境艺术设计(如环境景观)等,这些专业是基于设计对象的物质属性和类别来划分专业的,在共性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基础上,根据各自物质属性的特点差异,发展出各自的具体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体系。因此,它们在设计学科基础上,基于单一维度,即设计对象物质属性的差异,延伸出来的三个相对平行的专业方向。它们独立性很强,几乎没有相互依赖的关系,表现在教学上,专业课的师资和学生交叉也比较少。


理解了原有设计专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再看服务设计等四个热门概念(姑且也说成新兴的专业方向)之间的关系则完全不同,显然他们与传统专业并不是平行关系,他们之所以独立成为方向,意味着设计原理和方法有各自独特性,这种独特之处/差异性来自哪里呢?我的理解,重点是源于对设计对象和任务的认知角度的差异,而非设计对象的属性差异,认知维度不同,认知的结果自然没有可比性,无从谈单一维度上的差异性。服务设计侧重系统和过程的整体性;交互设计侧重人-机-环境之间的交互模式和交互行为;体验设计侧重用户或不同主体的主观性的感受和感情;设计思维则是侧重通用的设计原理在非设计领域,尤其是管理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前三者,更倾向是于对事物不同角度的认知基础上,所发展出来的不同侧重的设计方法体系。比如共享单车这个事情,首先是一项服务,典型的产品服务系统,需要规划服务流程、用户旅程,系统架构等;流程中,用户需要在手机端App上操作,是基于计算机界面的交互,骑车停车,是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整个流程和每一个交互环节,都会影响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和购买决策都很敏感。某种程度上,一个此类项目做完,完全可以定性为服务设计、交互设计或体验设计其中的任何一个。总之,相对一般的专业差异,这三者之间各有侧重,但没有清晰的界限,更多体现交叉融合的关系。


中国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China)成员代表会议,2009,上海


当然,这种交叉和融合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不管是从理论体系,还是从产业实践看,服务设计对另外二者的包容性要更强些,这也意味着,服务设计复杂性更强,门槛更高。从产业需求看,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岗位需求量很大,职业化程度较高,服务设计的职业化尚不高。体现在设计方法上,服务设计的复杂性对应研究性较强,整体性对应战略性比较强,无形性对应抽象分析和可视化要求比较高。这些特点决定了服务设计对设计师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反映到设计教育上,建议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相对独立的专业方向,当学生具备某一本科专业扎实的基础后,在培养研究能力的同时,切入到服务设计的学习中,会比较顺利些。本科阶段,建议作为入门性质的选修课程。服务设计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如果能够在大学层面打通专业壁垒,形成多学科合作课程,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国内外有少数学校做了一些尝试,不过对大部分学校来说,操作上有很多困难。另外一个可行性更强的尝试方向,是在设计学科内部交叉融合。这方面,服务设计具有天然的优势,服务设计不仅对交互设计与体验设计具有包容性,对传统的设计专业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传统专业发展提升的思路。比如产品专业基础上,发展产品与服务系统设计,在环艺专业基础上,发展空间与服务系统设计,在数字媒体基础上,发展交互与服务系统设计等,这些即可以作为本科高年的专题课程,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层面的专业方向。2013年,比利时Thomasmore设计学院室内与家具研究生专业的教师Nansi Van Geetsom来我团队访学半年,我们一起交流服务设计,给研究生上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课程。她回比利时后,第二年就开设了“空间与服务系统设计(SSSD)”新方向,2015年我再去顺访时,SSSD已经成为独立的专业方向了。


第二届服务设计教学研讨会合影,2016,广州


总之,服务设计的教学发展,最好能充分利用学院自身的专业布局和基础,来做增量式的融合发展,在当前的条件下,或许是个不错的选项。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服务设计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很广泛的融入到本科、研究生课程,以及论文课题中,服务设计的师资力量也比较充裕。在研究生层面,其实我们没有独立的服务设计专业方向,不过如果看每届研究生的论文课题,与服务设计相关的论文比重很大,已经充分融入相关专业方向中,尤其是工业设计与产品战略和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在研究团队方面,2020年初,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成立了“服务与体验设计”团队,将进一步推动服务设计的教学和研究探索。


第二届服务设计教学研讨会主要嘉宾合影,2016,广州

首页 赛事 公告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