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人才>日本战后第一代建筑师

黑川纪章 日本战后第一代建筑师

发布时间:2020-10-31 22:41   阅读量:5173

黑川纪章(Kurokawa Kisho),日本战后第一代建筑师,“新陈代谢”派代表人物,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提出“共生思想”,在建筑、社会、经济领域均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时代关键词。他与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

● 1934年

黑川纪章出生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的一个建筑世家,其父和弟弟都是建筑师。经历二战,年轻的黑川亲眼目睹日本城市独特的木结构房屋在原子弹和战火中被摧毁,痛苦而清晰地意识到建筑的非永久性。

1945年,日本东京

● 1957年

黑川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五年后获得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期间,黑川纪章受邀访问苏联后幻想破灭,并目睹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解体,这些亲眼所见的幻灭促成了日后“新陈代谢主义”前卫思想的形成。

● 1959年

黑川纪章发表文章宣布:我们正在面临从国际现代建筑协会运动到另一阶段的范式转变,即“从机械时代到生命时代”的转变。次年,黑川纪章加入“新陈代谢”组织,时年26岁的黑川纪章是当时最年轻、最活跃,并在日后成为最高产的核心成员。

1960年代,“新陈代谢派”建筑师围炉而谈,包括菊竹清训(Kiyonori Kikutake)和槙文彦(Maki Fumihiko)等人,而丹下健三则作为该组织的成员兼导师。

● 1962年

黑川纪章成立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

此后,黑川纪章在其40余年的建筑生涯中作品遍布全球,并多次获得各种荣誉,包括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日本艺术院奖等。

● 2007年

黑川纪章因心肌梗塞去世,回溯这位伟大日本建筑师的创作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时代,以及70年代中期以后的“共生思想”时代。

“新陈代谢”主义的开创者

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日本进入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阶段,年轻的建筑师急迫渴望干预并改造城市,对城市未来发展产生了大量想象,整体社会对工业生产呈现激进的态度。同时,1959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因内部思想分歧解散,标志着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大一统般的城市范式成为了历史。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60年,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新陈代谢派运动中,一群激进的建筑师们呈现了许多关于对未来城市具有前瞻性的奇幻绘图,成为建筑史上的传奇运动,也是唯一一个发生在非欧美地区的建筑运动。

《新陈代谢主义1960》封面内页写着:新城市化的提案

以黑川为代表的新陈代谢派观点是,将生物生长繁殖的生命过程(即新陈代谢的概念),衍伸为:一切事物经由新旧的斗争,最终必被新事物所取代。建筑与城市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像有机生物一样处于动态过程中,可以拆解、增殖乃至附加,在持续汰旧换新。在此基础上,这一时期的黑川强调以最新科技来解决问题,毫不掩饰对技术的推崇与迷恋。

大阪世博会 东芝IHI馆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成为黑川纪章实践这些理念的第一个机会,他设计了两个展览馆,分别是 Takara Beautillion 和东芝 IHI 馆。但最能够完整表达新陈代谢主义以及黑川纪章思想,并被保留至今的建筑实例是1972年建成的中银胶囊塔。

建成于1972年的中银胶囊塔

中银胶囊塔是黑川纪章设计造型特殊的住宅、办公建筑,坐落在东京繁华的银座附近,被认为是现代建筑史上首座以胶囊建筑模块兴建的建筑,也是日本新陈代谢运动的代表作品。

1970年,胶囊塔兴建过程

黑川纪章与运输集装箱生产厂家合作,采用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并在现场组建的方法。居住单元是批量生产的像“小豆”或“胶囊”似的方盒子,一簇簇围绕在大楼的周围,显示了典型的未来主义风格。

建筑由两座分别为11 层和 13层、相互连结的混凝土大楼组成,中心为两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核心筒”,包括电梯间和楼梯间以及各种管道,外部附着140个正六面体模块。建筑师曾经记述,中银胶囊塔中舱体式的设计灵感,是源自于前苏联宇宙飞船:每个舱体模块尺寸为 2.5╳4米,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核心筒”上,可以独立更换。

在最初的构想中,这种可拆解的居住方式,在城市高速发展时,可像有机体一般迅速复制出一幢大楼,当需求降低时,又可自由删减、搬运其中的单元——为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后的生活方式提供一种可能的想象。但同时,这一构想也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造价高昂、隐私曝露、空间压抑等等,使建筑师最初的构想在日后并未能得到彻底实施,但这一设计却是黑川纪章对建筑理解、实践的重要飞跃。

每一个舱体式房间空间平均、基础设施设计完备:风格极简的多功能橱柜、内嵌电视机、收音机、开关、闹钟,床铺,但除此之外再少有多余空间,可看做微小的单身公寓。

中银胶囊塔之后,新陈代谢主义者设计了诸多宏伟的乌托邦城市方案,但由于发达国家高度城市化后,大规模新城项目减少,这些设计距离实践层面太远,大多停留在平面图阶段。新陈代谢运动日渐式微,1980年代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建筑师到哲学家

从现实层面上来说,“新陈代谢主义”虽然没有留下丰硕的果实,但却为日本为后来的建筑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一种扎根于“新陈代谢主义”,却更为成熟的“共生理论”在此后萌芽,而“建筑师”黑川纪章则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朝向“建筑哲学家”转变。

70年代中后期,日本国内被石油危机所笼罩,经济萧条,多元化趋向明显。面对这一局势,黑川纪章开始修正自己对技术的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信仰,回归传统,寻求本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

作为“共生理论”的前奏,黑川纪章首先于70年代中后期首先提出了“变生理论”。“变生、变异”是源于生物学的词汇,生物通过变异获得进化和新生。单一的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黑川纪章认为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城市空间的不断积聚、生长,需要再其中加入异质的要素和文化,吸收外来营养融入自身,如此,城市才会富有活力。他认为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对非恒久的”及“改变的需要”之接受力,将不同文化及意念整合为一种共生的关系,在相反的元素之间提供一种中介性空间。

此后,黑川纪章又开创性地提出了城市和建筑中“灰空间”的概念,其灵感来源于日本茶道的创始人千利休曾以一种名为“利休灰”的色彩来解释茶道思想,“利休灰”是由红黄蓝绿白等各种基本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种色谱范围极广的混合色。黑川纪章正是以此做比,将室内外结合的区域称为“灰空间”。在黑川纪章的灰空间中,自然转化为内部,室内延伸到外部,自然与建筑相互捕捉、穿透,维持了良好的平衡。作为生活空间的街道、中庭、门、小型公园等都是灰空间的范例。

名古屋市艺术博物馆的下沉式庭院,通过舒展的玻璃幕墙向中庭延续,形成内外交融的中间领域。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黑川纪章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于1987年正式发表《共生的思想》。共生哲学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部分与整体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建筑与环境共生;不同文化共生;历史与现在共生;技术与人共生。黑川纪章试图以共生思想来改变西方中心和理性主义,从根本上解决种种对立元素的矛盾关系,并表达自己根植于日本文化的意愿——黑川纪章后来的大多数作品都包含了这些特征。

《共生的思想》1987年 日本德间书店初版

1989年,黑川纪章应邀参加了福冈亚洲太平洋博览会“住宅环境展”的设计。他的方案是整个海岸住宅区的一部分,由银行、书店和事务所组成。建筑由不同的体量构成,中央是一个玻璃锥体,其周围是弧形、直线形和不规则的实体,屋顶的形式也各不相同。黑川纪章试图能通过不同的元素之间的关联与分离来唤起一种多义的、含糊的意义。他期望自己的设计能以不同的表情来适应不同的人,叙述不同的故事。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

而在2007年开馆的日本国立新美术馆中,黑川纪章的灵感取自于绵延曲折山脉以及海岸,波浪般的起伏帷幕建筑外观下,除了耐震、雨水再利用等节约资源外,一方面也采用自然光及地下自然换气方式,达到节约资源,与环境共生。

黑川纪章表示:“(在国立新美术馆这一建筑中)一个重要的共生现象就是它集合了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特点。我用木头、混凝土、钢铁、玻璃来打造这个建筑,但保留了它们的自然状态,没有改变他们的颜色,这是非常日本化的理念。同时,美术馆的功能又是全球化的。只要方法得当,它有能力贮藏任何形式的艺术品。”

而黑川纪章也终于因为在设计思想上开创、并坚持倡导“共生”理论,强调城市╱建筑与人、与自然、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思想,为世界建筑界、城市规划界提供了作为建筑家和规划师的典范。

黑川纪章的其他建筑作品

1975年 ● 福冈银行总部办公大楼

Head Office of the Fukuoka Bank

日本,福冈

1982年 ● 琦玉县现代艺术博物馆

Saitama Prefectural Museum of Modern Art

日本,琦玉县

1987年 ● 名古屋市艺术博物馆

Nagoya City Art Museum

日本,名古屋

1988年 ● 广岛城市当代艺术博物馆

Hiroshima Cit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日本,广岛

1988年 ● 中央广场办公大楼

Central Plaza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46975142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43.6K
分享到:
Copyright © 2009 - 2021 苏州创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073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