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管少平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发布时间:2021-07-16 16:04   阅读量:2498

WechatIMG2.jpeg

管少平博士,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风景园林委员分副会长,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国际中国规划学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学会常务理事。

访谈中,管少平教授梳理了可持续设计在国际国内发展的历程,总结出,尽管总体水平上我国可持续设计发展水平至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但不管是政府、科研院所还是企业都已经全面地提高了认识水平并正积极地推进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管教授还提出,“如何在设计驱动商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获得平衡?”这个问题在当今有着更广泛、更新、更深刻的讨论价值。


《设计》:请您介绍下可持续设计在国际及国内的发展历程。

管少平:在谈可持续设计的发展历程之前,有必要先简略地了解一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思想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首先,说说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人类活动如果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的冲击和破坏超过一定限度,造成环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障碍甚至瓦解,就必然危及到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发展。

20世纪上半叶,越来越多的工业污染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不断加深且频繁发生的污染公害事件,造成了许多惨剧,逐渐使公众从公害的痛苦中开始觉醒。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经济空前的发展时期,也是美国环境问题空前突出的时期,这期间,一个从小就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伦理观念深植头脑中的女性,以她的一本书唤醒了人们沉睡的生态保护意识,她,就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和她的于1962年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她用了四年的时间进行广泛调查后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将滥用DDT等合成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公众面前,引起了美国朝野震动,并影响到全世界。卡逊通过《寂静的春天》,不仅仅阻止了杀虫剂的滥用,更重要的是她唤起了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进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并延续至今的环保运动。

《寂静的春天》推动了全世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开启了,全世界各种针对环保的组织纷纷成立、会议纷纷召开、宣言纷纷发表。1968年,“罗马俱乐部”在罗马成立,1972年发表了震撼世界的著名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西方流行以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和生态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高增长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69年,“地球之友”在美国旧金山成立;1970年,国际社会科学评议会在东京召开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会后发表《东京宣言》,将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197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立环境委员会;1970年,在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令世人瞩目的“地球日”运动,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在全球环保浪潮的推动和压力下,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的希望是:鼓励和指导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并要求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在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方面进行合作。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还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在会议的建议下,还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次会议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自斯德哥尔摩会议后的二十多年间,几乎每一年、两年就有一次大的有关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会议,并发表宣言、制定计划或公约、设立基金等。如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纪念会议在内罗毕召开,通过《内罗毕宣言》,1984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通过了《东京宣言》,并公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书,提出了许多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思想的建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会议还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环境与发展行动计划》、《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这里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如果说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对全球人类的环境影响的首次评估,试图就如何应对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挑战达成一个基本共识,《人类环境宣言》基本上是支持广泛的环境政策目标和具体目标,而不是详述规范性的立场;那么,到里约会议时,国际社会的任务就变成了对现有环境方面规范期待的系统化和重申,以及为可持续发展大胆奠定法律和政治基础。这对保护环境立法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其次,说说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相应环保的观念生发出来的。从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能看到,由人制造的环境问题是随人类诞生就产生,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撇开自然原因,环境问题就是指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当这种矛盾严重到超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时,就将危及人的生存。人这一物种要延续下去,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就必须保持系统完整性和动态平衡调节能力。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称之为可持续性,事物从出生开始不断地变化更新称之为发展,那可持续发展就可以理解为事物可以长久维持的不断变化更新。环保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平衡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以维持人类的长久生存演化,也就是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维持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就要求其依赖的环境的可持续。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总是放在一起讨论和研究,甚至还有我国现在流行的“环保可持续”这样的表达。

通常都认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在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明确提出来的,在大纲的IV页第一段第一句就是“《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目的是通过保护生命资源来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大纲文本中还谈到“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但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的形成,源头更早可以追溯到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在此项研究中,揭示了西方国家流行的高增长理论背后是以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和生态严重破坏为代价,研究通过以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大基本因素构成的世界系统仿真模型,阐述了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的高经济增长模式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给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对原有的这种指数式高增长模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罗马俱乐部通过揭示“高增长“的不可持续性,直接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增长的极限》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对人类未来命运的“严肃忧虑”,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论述和一系列著名的后续研究成果,使罗马俱乐部的工作成为可持续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1981年,《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思想家”的美国农业经济及生态学家莱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了他的著作《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布朗提出来的)。1987年2月,由布兰特夫人但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会议上通过,后经第42届联大辩论通过,于1987年4月正式出版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该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影响。到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五个旨在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文件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核心。在这次会议后,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也标志着国际社会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走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就字面的理解,就可以理解为事物可以长久维持的不断变化更新。有侧重于不同方面的理解,如:侧重于自然方面的理解,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越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侧重于经济方面的理解,就是基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取经济利益创造当代人的福祉,但又确保后代人的福祉不因之减少;侧重科技方面,就是在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来发展科技服务于人类的需要;侧重于社会方面,就是“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尽管四个侧面的理解各有其独有内涵,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在发展过程中,要确保人类满足需要的同时,也要保证环境的可持续,还要保证人类后代的需要可持续,换句话说要保证经济、社会、生态都可持续。故在这个意义上,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可持续发展是观念,更是方法,它寻求在不同的、往往是相互竞争的需要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限制之间取得平衡。

从前面对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到全球性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过程,再来了解可持续设计的发展历程就已经比较清晰了。具体精确到哪年哪月哪人提出可持续设计概念暂未做考证,但很多时候某些概念的产生也许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思潮下的某个阶段的人们普遍认识约定俗成的结果,可持续设计我想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观念大战略背景下。回到上述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行动发展的历程背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空前的发展时期,也是高消耗、高污染一味追求经济指数式增长、财富占有物质享乐的时期,我们都知道这个时期产生的“计划废止制”,其内含的设计价值取向就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典型反映。就在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起世界社会广泛的环保意识后,无疑设计师们也会反思,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就是美国设计理论家、设计师维克多.巴巴纳克,他于1970年出版了他的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在书中他强调了设计师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的责任,应认真考虑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为保护地球环境服务,设计最大作用不是创造商业价值,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中的元素,所以,他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比如“设计要为人们的需求而不是欲求而设计”,从理论上严肃提出设计的“目的”问题。在那个时代,他有这样的思想认识非常了不起,就是在今天看来,他也揭示了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的价值内核;毋庸置疑,他的思想藉由其著作的传播对绿色设计的思潮产生产生了直接影响。

但是,一种认识的产生到思想观念的形成,再到传播以致引发出一种思想观念的潮流并不是容易的事,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会中途夭折)。巴巴纳克的思想刚出现时,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引起很多争议,这跟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刚出版时的境况是一样的,尽管1972年还有《增长的极限》引发的震荡和忧虑,但毕竟当时是经济发展和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最强劲的时期,直到经历了环境问题的愈来愈深广的伤害以及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带来的生活上沉重打击,到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和绿色生态意识终于在全社会高涨起来,也因之掀起了“绿色消费”风潮,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

绿色设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作为一种设计理念的本质内涵就是,将环境属性作为产品设计的目标而非限制条件,在不影响设计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情况下将利于环境保护的性能和品质赋予到产品中;也就是说,绿色设计主要着眼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设计使产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所以,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绿色设计从最初的重在产品实体制造本身的环保考量发展到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生产、使用到废弃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环保考量,主要设计原则有“3R”(Reduce,Reuse,Recycle)即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等。绿色设计发展过程中,一些评估评价的方法和绿色设计标准逐渐被引入或建立用来对与设计的特定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影响(包括潜在影响)进行科学测量、鉴定与评价,同时也可对设计过程中的思维与方法进行引导、指引和规范,使绿色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基于经验的创意上,而是具有了科学理性的判断、策略与实证的确定性、可靠性特征,使通过设计尽量接近实现环保预期的环保价值和效率成为可能。这些评价方法和绿色设计标准如:1960年代在美国即开始发展的环境管理工具“生命周期评估”(LCA)经过发展被引入用以评估、指导和规范绿色设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 14006-2011《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包 含 生 态 设 计 的 指 南》等等。但是,正如就环境问题谈环境问题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一样,只强调自然环境可持续性的绿色设计并不能有效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为我们即或在单个产品及其生命周期上较好地解决了污染及资源使用等环保问题,并不能保证支撑人们某一个生活系统运行的其它产品也同样环保以及不同产品间的关系能够架构起一个环保的、兼顾了人的不同需要运行的系统,更何况人的价值观及各种欲望常常会冲破一个良好运行的生态系统,比如“计划废止制”既反映了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追求,也反映了消费者对经由物质享受带来的新奇体验的无休止欲望满足;再比如富人和穷人都会发生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植被的乱砍乱罚,富人为了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穷人为了活命,等等。前面已经讲过,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是一种必须兼顾政治、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利益,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所以,绿色设计要想在可持续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扩大延伸其考量的要素范围并发展出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国际社会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走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后,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开始,绿色设计思想逐渐藉由可持续发展思想丰富发展,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产生出来,在可持续的视野里,尽管与绿色设计有着相同的本质,但范畴大为扩展,除了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还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设计在自然生态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寻找和建立平衡,为自然和人类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价值。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以生态学的视角,这是一个大绿色(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概念,故也可以将可持续设计理解为是绿色设计的无限延伸。从90年代开始,与可持续设计相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政策法律法规也不断推出,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可持续设计的快速发展。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与荷兰的Rathenau研究所以及代尔伏特理工大学共同进行环境友好型产品开发的研究项目,并于1997年4月出版了《生态设计—— 一种有希望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思路》一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在2002年启动了生命周期行动(life cycle initiative),对生命周期管理(LCM)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2005年7月6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用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的EUP指令等三大绿色指令。

我国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的历程,也可以通过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来梳理。

我国参加国际环保活动最早是1972年参加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后,迅即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立后,督促各地成立相应的环保机构,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评价。这算是我国环保意识的启蒙。1979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开始上快车道,也就这年,正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这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开始迈上法制轨道,由此开始到1992年期间,中国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制度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开始形成,初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布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首次在中国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3年开始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加上8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从而使中国环境污染加剧到触目惊心的程度,国家不得不开始进行规模治理,一直到2001年,这期间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始落实和完善的时期,期间如《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也陆续修订或出台。对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高度重视,1994年我国制定完成并批准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经济高速增长,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16年开始实行节能减排,但是重化工业扩张的势头仍然不减,污染物上升趋势难以遏制,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不在财税上试行了一些新措施,也加强了环境保护立法,新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这十年是中国环境保护最为艰巨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十九大甚至在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我国环保活动从启蒙后的觉醒来看,比欧美发达国家滞后二十年左右,当卡逊四五十年代就很敏感地意识到环境并从事研究和写作的时候,我国1972年才第一次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接受环保思想的启蒙。我国的可持续设计发展进程基本上跟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如果以具有绿色设计思想产生时间来看,西方绿色设计原生的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1970年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所阐发的,而我国由欧美传入的基于生态学理论形成的绿色设计思想认识差不多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但真正形成广泛认知并展开行动,都到90年代初了。这和1992我国首次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相应的;另外,这从中国知网上查询有关绿色设计的文章发表的情况也基本能反映出来,能查到的最早的(当然,可能在其它的文献资源途径可以发现更早的)明确介绍绿色设计的文章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林志信1994年发表在《中国工程师》杂志上的《绿色设计》。但自1994年以后,有关绿色设计研究的文章就渐渐多起来了,但很明显,研究主要是机电设计制造专业领域率先展开的,研究关涉绿色设计方法、生命周期分析、绿色产品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绿色设计与制造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知网上能查到的最早研究绿色产品设计方法的文章是合肥工业大学刘志峰、宋守许1995年发表在《机械科学与技术》上的论文《绿色产品设计方法研究》;同期,在建筑领域绿色设计研究也开始也快速发展。这与1993年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同时急剧增加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机挑战也是相应的。可持续设计提法,从知网上发表的文章看,90年末才开始零星出现,首先出现在建筑专业领域的研究,最先见到的一篇文章是译介文章,是1997年发表在《产业与环境(中文版)》上的Barry Dimson写的《可持续设计与建筑的原则和挑战》,接着就是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刘宇波的1998年发表在《建筑学报》上的《超高层办公建筑可持续设计研究》;而在工业设计领域,发现最早的一篇文章是西安交大李晓玲2001年发表在《西北轻工学院学报》上的文章《工业设计中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初步思考》;这与1992我国首次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确立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是相应的,亦即中国的设计必须要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研究并指导社会实践。2003年开始,可持续设计研究的文章在建筑、规划、景观、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学科领域快速增多起来。这种情形也是与2002年后经济高速增长给环境保护、资源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各领域的影响相应。

我国可持续设计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学术领域研究兴起后,也迅速在产业实践和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得到反应。比如,1994年我国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1996年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居住发展报告》,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障措施。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制定并颁布了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理念广泛传播,绿色设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的深入贯彻落实,绿色设计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等等。总的来说,尽管总体水平上我国可持续设计发展水平至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但不管是政府、科研院所还是企业都已经全面地提高了认识水平并正积极地推进可持续设计的发展。

  

《设计》:在您看来,“可持续设计”的准确概念是什么?涉及到哪些学科?您是如何在教学和实践中进行“可持续设计”的?您认为,青年设计师当如何践行“可持续设计”?

管少平:关于“可持续设计”,国际上有很多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对其进行的定义。前面已经讨论过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基于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理解,综合众多定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由于在总体上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准确把握和表述的清晰明确,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基于这个定义,结合前面有关环保问题的探讨,那么,怎么样会不可持续发展就不会难理解和想象了,要么是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到不能支撑人类的生存发展了,要么是人类社会自身各种矛盾严重到社会这个生态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进行下去了,再要么是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都出问题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这三种情况除了自然灾害外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在人类还无法完全克服或抵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类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处理好人类社会系统(或者人类生态系统)内部的矛盾关系,以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支撑条件。谈到这里,我们再来理解“可持续设计”的含义就不太困难了,可持续设计与其之前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主要针对物质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设计不同,可持续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考虑保护生态环境,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方面的效益,只有与这个产品相关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构成的系统,其运行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都不构成不利影响甚至具有维护与促进作用,那么这样的设计才算是可持续设计。尽管这样的价值实现对具体的某一可持续设计活动而言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但这又确是可持续设计的价值追求所在。所以,可持续设计,就我的理解,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方法融入设计活动中以期创造和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和人类生存发展可持续的设计活动,也可以表述为:为达成特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价值实现,基于并整合物质的、非物质的要素构建价值生产系统的创造性活动。

通过上述对可持续设计的解读,广义上的的可持续设计,关系到自然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那么,也就涉及到几乎所有学科。

至于在我的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如何去践行可持续设计,和所有从事可持续设计教育者和实践者一样,也无外乎在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建立对可持续的观念认同和科学认知。布朗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就提出过:“价值观念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不仅因为它们能影响人们的行为, 而且因为它们能决定社会发展的重点,从而决定社会的生存的能力。”不管是对设计者还是设计服务的对象而言,这一点都是最根本的,没有正确的自然、社会和人文协调平衡的发展观念和伦理认识,一味人类中心主义,一味以人的欲望满足(尤其物质财富上的贪得无厌)为转移,不改变和调整人类自身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生活方式,什么样的可持续设计都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根本无法开展的。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和设计服务对象,第一位要做的就是坚持或强化“悲天悯人”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里尤其要对设计师强调的是——设计不应该纯粹为商业服务,更本质上说,设计不应该只为资本追逐利润服务。其次,就是尽可能多学习全世界可持续设计的探索者们取得的优秀的理论与方法成果,将其用于教学和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研究探索,以期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再就是,由于可持续设计相关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项可持续设计工作,都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所以,不能忘记或忽略尽可能多了解和掌握多学科、多社会领域的知识信息并积极展开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这才可能使可持续设计的努力会产生有现实价值的结果。关于青年设计师当如何践行“可持续设计”,这里谈的三个方面对他们同样适用。

《设计》:“环保可持续”这一概念近年在国内炙手可热,在实践中是否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

管少平:“环保可持续”这一概念近年在国内炙手可热,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失衡,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生态也产生居多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在的“环保可持续”的实践,也确实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其一、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这主要表现在——要么重环保而轻视或阻碍了发展,甚至极端地认为任何意义上的经济增长都是以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减少为代价的,因而都是不可持续的。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养猪造成了环境污染,在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不加深入地分析研究论证的情况下,就武断粗暴地强令拆除养猪场,虽然在环保上取得了一点效果,但却给农民的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困难,猪肉的市场供给不足,猪肉价格暴增,随之引发一些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发展而弱化环保;这不同于过去为了经济发展而完全不顾环境破坏,而是虽有环境保护意识,但只要发现经济不持续地增长,就是不可持续发展,从而弱化环保,以局部或某阶段的环境保护的牺牲为代价来维持或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比如,在严苛的环评要求下,企业守法经营的成本高,地方政府或企业自身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放松环保要求。

其二、认为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并列存在,但仍然以GDP的增长作为判断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只要这三个方面加起来后结果GDP是增长的,哪怕自然生态代价超过了维持自然生态可持续的底线,也仍然认为可持续发展了。实际上,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就是这么做的,测量和评价方法上,仍然是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系的指标的测量值相加,只要综合值是增加的,就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

其三、过分相信技术在“环保可持续”上的作用,忽略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喜恶共同作用。比如,在垃圾处理上,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过分相信和依赖技术,而忽略提升大众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认知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掌握,忽略对大众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教育引导,结果,垃圾场不断增多,垃圾处理厂建到那里,那里的居民都是怨声载道,好像垃圾是外部强加而不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过分地强调与宣扬技术的作用与能力,反而会令人们制造垃圾的行为因无忧无惧而更加肆意。

其四、只注重末端治理,不注重源头控制。比如,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泛滥,当前常见的控制方式是增加使用成本,而不下力气控制生产,下力气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创新商业服务模式,从而塑料袋的泛滥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并不因增加使用成本而得到多大解决。

其五、不注意社会公平。比如将更多的环境污染的允可容量让渡给城市,尽可能减少农村的环境污染的允可容量,比如上述的禁止农村规模养猪的例子,在经济发展权上制造不公平;或者相反的情形是,将高污染和资源高消耗的企业转移到农村,制造城市与农村之间环境权上的不公平。这两种情形也常常发生在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这种不公平加剧到一定程度,同样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其它的误区还有不少。比如:环境保护必须建立在个人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环保可持续”仅仅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才有条件推进,在经济落后的地方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设计》:可持续设计是否存在“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国内推进可持续设计曾遇到哪些阻力和困难?您认为如何克服?

管少平:就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来讲,我不认为有什么“中国特色”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模式;但就可持续设计活动发生所基于的环境和服务的对象而言,因环境因素的不同、设计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因应产生或运用不同的可持续设计方式方法,那是当然的;如果由这些不同的可持续设计方式方法构成有着自身特征的不同于他者的可持续设计运作系统,我们将它说成是“特色的”发展模式,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有着自身特殊的国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诸多的不同地方,比如中国人口众多但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地区间先后天条件差异大、发展不均衡等等,故其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策略的选择上必然就有诸多不同于他国的地方,相应地也就会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模式。

国内推进可持续设计曾遇到哪些阻力和困难,这在话题3中已经谈及了一些,在我有限的视野和实践历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并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价值观问题。比如“人类中心主义”、对物质财富的贪婪追求而无视其它、个人或团体利益等等高于一切。其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内涵上的认识不足;如话题4中已谈及的不能很好地辩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错误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内涵等;其三、方式方法上的认识不足或缺乏;如话题4中已提及的过分相信技术的作用、只注重末端治理、不注意社会公平、缺乏基于技术和方法的措施等。

就如何克服上述三个方面的给“环保可持续”带来的阻力和困难上,个人认为:

就第一、二两个方面而言。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和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真善美的追求为旨归;树立社会生态、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共生互融以及相应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发展的观念。其次,辩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关系,努力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虽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共同的价值内涵,但在具体目标上很多时候存在分歧,比如在行动优先次序上。环保的核心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要以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必要条件。但是,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四者相互协调的问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要以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必要条件,所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偏颇甚至对立起来。解决两者矛盾对立或平衡失调的问题。就第三个方面而言,同前两方面一样,都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不管哪一方面,除了通过教育加强知识储备提高认识外,政策法规和评估体系或标准的制定,在规制和指引可持续设计的发展上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必要的经济手段依然是行之有效的。

《设计》: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对“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管少平:正如我们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中已经见到的,新材料与新技术为这些设计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当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对“可持续设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可以简单地谈几点: 其一、新技术新材料可以提高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效率。比如高铁(既要新技术也要新材料)就比传统烧煤的火车交通运行的效率高很多,那么随之带来的快速的人员物资的流动,必然带来资源的快速供给配置,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快速高校的往来,以时间压缩空间,带来人的交往和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必然带来社会、文化等的发展效率的提高。同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效率就更高了。其二、新材料新技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的形成。比如,苹果手机凭借其新的触屏技术和IOS操作系统,淘汰了技术相对落后的诺基亚手机,开启了移动通讯的新时代;通过运用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新材料,成为东莞市“腾笼换鸟”的产业转型升级(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等)成功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其三、新技术新材料可以提高资源利用形式和效率。比如新技术新材料使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等其它能源并加以储存成为现实。其四、新技术新材料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比如垃圾处理,新的技术可以使垃圾分类分拣变得更容易更高效,也可以使垃圾的再利用、能量转换和消除污染获得更多可能更高效率和品质,等等,不再一一列举。既然可持续设计是为达成特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价值实现,基于并整合物质的、非物质的各种要素构建价值生产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或者说未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解决方案的创造性活动,那么,包含上述的新技术新材料对可持续发展的种种作用,理所当然就可以作为可持续设计的工具、材料和媒介用来构建为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生产系统或说解决方案。

《设计》:请提出一个您认为当下最值得业界讨论的话题并抛出您的观点。

管少平:我想提出这样的一个话题:如何在设计驱动商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获得平衡?

之所以提出这个话题,首先这是这次访谈话题中应有之意,但更是基于现实状况引发的思考。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状况: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高消耗、高污染,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财富占有物质享乐的情形,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到现在也大体再现着。在这当中,设计尤其是工业设计充当了助推器的作用,在“有计划废止制”盛行时,著名的雷蒙罗威说过:“我最喜欢的曲线是销售业绩上涨的曲线。”尽管从“寂静的春天”对环保意识的唤醒,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国际社会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走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到此后至今全球社会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巨大努力,但在当下商业世界资本藉由产品刺激消费实现对利润的无底贪婪追求和设计驱动助推这种追求的情形,比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形并不让人更乐观,甚至可能更严重;可能一些人会说,现今很多的产品中包含着设计师绿色设计的努力,但在产品和社会运行关系的系统大生态上看呢,我们可以看看每家厨房里的堆满的各种器具,看看如山的共享单车坟场,看看身边年轻人频繁更换的手机等等,设计借助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各种形态语言、各种体验方式、各种商业服务模式等为商业扩展(更或为资本逐利)赋能,只不过现在是“有计划废止制”被“有计划或超计划更新还贷”所升级,就资源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言,这比“有计划废止制”更可怕……

在人类还不能像植物那样自身直接转化太阳能等外太空能量,只能主要依靠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以前,自《增长的极限》就已经提告警醒的老问题依然一点没过时,还在刚刚,2019年3月,经联合国大会批准并发布了一项大规模的全球行动计划——联合国十年生态系统恢复计划,呼吁动员必要的政治和金融支持,在未来十年恢复世界上被砍伐的森林和退化的生态系统。所以,我今天在这里提出这个看起来完全是老调到到几乎激不起半点涟漪的话题,在我看来依然是业界最值得讨论的话题之一,尤其在今天人类借大数据、人工智能倍增了自身“熵增”能力的时代,如果还要可持续设计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不但无法回避,且还有着更广泛、更新、更深刻的讨论价值。

《设计》:请您和《设计》的读者分享1-2个最近您正在关注或研究的理念/领域/问题。

管少平: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几年前就开始关注的、并在设计研究活动中也运用过的弹性概念及相关理论思想。

弹性(resilience),在物理学上,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其阐述的是物质抵抗外来冲击的稳定性。随着系统性思维在1960年代的兴起,弹性被引入生态学;随后,基于不同学科弹性概念得到蓬勃发展,从工程学和生态学向社会生态系统等广泛的研究领域演进。

加拿大生物学家霍利在他的论文中对生态弹性和工程弹性进行了辨析,他将生态弹性定义为系统在改变其结构前能吸收的干扰量”,而将工程弹性定义为系统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态或稳定状态的能力。在他这里,生态弹性既包括系统受到冲击后回复所需要的时间也包括系统保持在临界阈值时所能吸收的干扰量,而工程弹性的弹性能力主要看系统受到冲击后恢复到平衡态的速度。两者的共同点在于系统受到冲击后都恢复到了平衡态;不同在于:生态弹性否定单个稳定平衡的存在,而是认为存在多重平衡,认为系统可以从一种稳定状态范围转入到另一种稳定状态范围。也就是说,生态弹性认为是恢复到了一种新的平衡态,工程弹性认为是恢复到了被冲击前的平衡态。

基于生态学在弹性理论上的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态和社会弹性在生态系统基础上相互联系的可能性,一些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也提出运用弹性思想来整体理解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在这个系统发展中,生态、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协同影响干预是可能的且很重要。进而,在经济学领域,弹性被理解为“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速度。”在社会学科领域,社会弹性被认为是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在压力下变化和适应的能力,特别是转型的能力。在社会弹性的研究中,社会生态系统认为是复杂、非线性、自组织、充满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

现在,不少著名的机构也给出了自己的弹性概念的定义,如联合国国际减灾署2009年给出的(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UNISDR)定义:“弹性是一个系统、社区或社会暴露于危险中时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方式抵抗、吸收、适应并从其影响中恢复的能力,包括保护和恢复其必要基础设施和能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7年给出的定义:“弹性用来描述一个系统能够吸收干扰,同时维持同样基础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以上各种有关弹性的定义,概括起来具有的共同内涵是:一个基于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按照一定结构和关系构成的系统,在受到一定外部冲击后能够恢复到平衡态,就表明这个系统具有弹性;而弹性能力的大小,则取决于组成系统的是什么样的要素、要素特质、什么样的要素结构关系及其应变的自组织能力等。通过前面的对可持续设计的理解,弹性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思想对“可持续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46975142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Copyright © 2009 - 2021 苏州创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073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