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毕设故事 | 赖星宇:“无想之想”—基于脑机交互的聚焦式冥想科普体验设计
发布时间:2021-07-29 20:06 阅读量:1890赖星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科普创意与设计艺术硕士
作品阐释
聚焦式冥想是一种将注意力聚焦于单一对象或活动之上,摒弃内心杂念的心理活动,其具有缓解焦虑,提高认知能力等作用。本设计基于脑机交互技术,以6个主题性沉浸式自然场景为内容载体,实现对聚焦式冥想的科普体验。在体验场景中,观众通过佩戴脑电采集仪,凝视屏幕,画面受脑电波活跃程度的影响,会在预设的常态和冥想态之间过渡或停留。体验者通过实时脑机交互的画面反馈,尝试控制自身大脑的活跃性,从而感受和练习冥想。
导师的话
赖星宇同学的毕业课题《基于脑机交互的聚焦式冥想科普体验设计研究》,基于设计的视角,在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文献研究和专家走访调研及实验论证的基础上,以聚焦式冥想为科普研究对象,以学科交叉研究为方法,将科学传播理论与艺术设计进行了有机结合,提出了科普体验设计的创新形式——以动态场景内容为载体,将脑电技术赋能科普信息传播。体验者通过脑机交互可以看到大脑意识发生的变化,了解并掌握冥想的原理和练习方式,收获多感官沉浸式艺术体验。
在设计研究过程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设计方法和实验手段,完成了大量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探索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冥想脑电数据运算模型,基于动态信息传播路径完成了聚焦式冥想的科普体验设计。其设计研究的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通过真实的脑机交互体验引导公众对于冥想这种最为自然而纯粹的心理体验的正确认知;二、通过艺术化语言的信息转译表达增加体验的趣味性,激发体验者主动感知和控制大脑活动和心理活动,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提高专注力和幸福感;三、设计研究的实验数据成果有助于增益心理学视域下有关冥想的相关研究。
此研究在应用层面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在未来可以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获取更大的设计价值。
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
作品纪录视频
当抑郁症、焦虑、压力等与精神卫生相关概念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我们应该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2019年,我国首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发布。报告显示:我国31%的社区居民有中度压力,而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借助心理治疗维护精神健康。“艺术治疗”(Art Therapy)被越来越多地认可和使用。
在一次偶然间,我在越南建筑师武重义的著作中读到,“在开始冥想后,我很少再发脾气......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变得非常集中,效率也非常高。”他在书中描述了很多冥想的趣味和影响,于是我带着好奇和疑惑对冥想展开了研究。经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冥想作为一种基于长期主义的有效而简单的心理治愈方式,目前在大众视野中出现率和普及率非常低。因此提升公众对于冥想的认知程度,引导大家感受冥想,学习冥想,对社会公共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在与导师沟通确定好选题后,便以如下流程展开了毕业设计创作。
我将关于聚焦式冥想核心科学信息提炼并归纳到了这张图里,主要信息为冥想的基本定义、研究领域、作用与意义以及练习方法路径。
通过过滤掉情绪轮盘中一些表意相似、极端情绪,或难以定义的词汇,同时结合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心理状态的调研,筛选出了如下6个负面情绪词。
然后尝试引入日常熟悉的符号进行对应的信息转译。这6种基本的原始符号本是表示对应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即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的能指;而其背后在大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涵义和意义即为所指。如三角形本身具有稳定性的图像内涵、箭头本身具有秩序性的图像内涵等等。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加直观并贴合预设六个动词的涵义,我继续尝试用复制、打散、重组等设计方式将这些原始符号阵列化、空间化、场景化,进一步推动符号转译的推导过程。
体验者的脑电数据从仪器采集后通过蓝牙传输到计算机,然后生成相应数列,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分类后,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一个冥想模型,之后通过编程在unity中运行指令实现和预设场景信息的交互。当体验者的α、β、γ脑电波型频率处于相应的冥想模型数据区间之内时,即引发冥想状态下的画面状态。
基于第2节的符号转译,我将六个动词进一步具体化,尝试联系多种自然场景和生活场景,进行了发散性思考,最终遴选出六个主题性体验场景。相较于抽象动态图形,具体的场景图像可以让体验者产生更为具体而真实的代入感,由此可以更加贴近目标状态。
在体验场景中,观众通过佩戴脑电采集仪,凝视屏幕,画面受脑电波活跃程度的影响,会在预设的常态和冥想态之间过渡或停留。如蒲公英花丛由摇曳到飞散;烛阵的烛火由飘忽到竖立;月空中由层云遮蔽到云散月现;鱼群由散乱游动到聚合游动;下雨时雨滴由下落到悬停;乌鸦群由上空盘旋到飞落枝头。观众通过实时脑机交互的画面反馈,尝试控制自身大脑的活跃性,从而感受和练习冥想。
鸟群的主题场景的灵感来源就是大家熟悉的冬日上空盘旋的乌鸦们,体验场景中的环境音就是在冬天的路边采集的。
通过对乌鸦的三维建模后,利用冥想模型算法实时控制鸟群的盘旋和停落,当体验者进入到冥想状态后,乌鸦就会落停在杆头。
烛阵场景的内容制作是通过对单体蜡烛的实物拍摄后,将采集到的不同晃动幅度的火苗进行动态图像合成。
体验者大脑的活跃程度决定了火苗的晃动幅度,当进入到冥想状态后,火苗会由晃动转为平静。
在内容制作的环节中,我综合运用了三维建模、实景拍摄、算法生成、场景渲染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相应场景的体验效果,而最难之处在于脑电数据的程序指令和实时画面动态的衔接问题,直接对应往往会造成画面过渡生硬,丧失沉浸感;而降低感应灵敏度后又会剥夺体验者的反馈感··· 因此在找到反馈真实与动效自然的平衡关系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的困难与挑战,攻克这一点是最终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测试和优化过程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被磨炼出可以熟练控制自己大脑活跃度的技能,切身体会到了冥想练习的奥秘所在。
这是最终展览的体验情景。
展览期间的观众们
2021年6月6日,我在武汉参加了“2021健康中国·设计创新”学术论坛,结合这次毕业设计的创作经历和与会的师生同仁交流分享了我在心理健康和艺术疗愈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思考。
此设计项目被评选为优秀毕业设计并获学院收藏,同时荣获了2021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是在导师鲁晓波教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在这里要郑重地向恩师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在毕业设计期间,从课题选取、多学科交叉研究过程、设计方向的把控和设计方案的论证直至最后的设计实现,无不凝聚着鲁老师的关怀与支持。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期间,我在鲁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积累了专业知识,锻炼了专业能力,开拓了专业视野,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经历和丰硕成果。鲁老师立足前沿的学术视野,力求严谨的治学精神,高尚平和的为师风范,以及老师的耳提面命和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
线上展览入口
资料提供 | 赖星宇
视觉设计| 赖星宇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冯佳琪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46975142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推门者”——2021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精彩发布2021-07-29 20:52
- 清华美院染服系2021届研究生辛颖荣获深研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导师张树新荣获“荣誉证书”2021-07-29 20:56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龙(第12回)在教师沙龙空间举行2021-07-29 20:45
- 2021毕设故事 | 赖星宇:“无想之想”—基于脑机交互的聚焦式冥想科普体验设计2021-07-29 20:06
- 2021毕设故事 | 李春晖:内·境2021-07-29 20:37
- 【2020毕设故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20届艺术硕士学位邓朝龙:《印纹之美》2021-07-29 20:32
- 穿梭无限 | 2020年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线上发布会隆重举行2021-07-29 20:22
- 【2020毕设故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艺术学硕士毕业生力俊星:《烟云》系列2021-07-29 20:37
投稿请将相关信息发送至邮箱
2235644949@qq.com
QQ:2235644949
电话:18012620402
15252422412(微信同号)
2235644949@qq.com
QQ:2235644949
电话:18012620402
1525242241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