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人才>设计是有温度的

李楠 设计是有温度的

发布时间:2020-11-27 15:06   阅读量:1889

“设计是有温度的”,这是在经历了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下称“梦改”)节目之后,令李楠感触最深的一点。

李楠认为,真正有温度的设计并非是设计师的单向付出,“而是一颗心和另一颗心的相互滋养”,李楠说,设计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业主方对设计师的反哺和激发。她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设计的过程不是设计师单向的能量输出,而是设计师和业主双方能量的交换。

这个观点,打破了普通人对于设计行业的普遍认知。李楠说,做“梦改”项目时,基于对业主家庭情况深度挖掘,被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打动,即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对生活的热爱,万家灯火虽然看起来特别平凡,但每家都有他们自己的质感和分量。

“这个温度,并不只是说我们设计师做有温度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强调一种能量场的交换。如果说作为设计师,忽略了业主方,没有去真正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深度挖掘他的精神能量场,事实上你是放弃了和他做一个深度的能量交换的机会,也就做不出真正有温度的设计,也没有办法在每一个项目中去累积更多正向的薪火相传的力量。”

作为上海李杜设计创始人、《梦想改造家》设计师的李楠,坚持将传统与创新、科学与美学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中,并能自如驾驭各种设计风格。而这些特质,也令李楠以及她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

“我没有风格,或者说‘百变‘也是一种风格,我向往的是灵魂的丰富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态度。”李楠这样定义自己。与此同时,她也对设计师行业带来了自己的思考。“设计师不等于艺术家”,这是李楠秉持且一直在强调的观点,一个称职的设计师应该是善解人意的。

第一财经:在设计中,如何做到传统和创新、美学和科学、东西方理念和文化的融会贯通?

李楠:设计是个平衡术。其实设计师一直在做平衡,比如说,设计师认知和客户认知之间的平衡,设计师的审美和客户审美之间的平衡,预算和效果之间的平衡,客户给的时间和设计所需时间之间的平衡。其实东西方文化之间、传承和创新之间也充满了平衡。

现在有很多的设计师很率性、自我,也很主观,对他来讲设计不是平衡,他痛苦的是没有人理解。基于国内的教育和历史背景,我们以前的审美是归零的,不过这些年来正在慢慢培养起来,但无法一蹴而就。由于国内大部分室内设计师是习画多年,他们对于人生的认知和理解更倾向于艺术家思维,比较自我和感性,不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在自我学习和深度思考上的能力都相对薄弱。国内的室内设计师群体更倾向于象是一个艺术家群体。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设计师不是艺术家,设计师需要“无我”。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根本使命不同。艺术家的使命是表达自我,拓展人类思维的疆界。但设计师不是,设计是个平衡术,当一个设计师深知了设计的精髓如此,就不会痛苦于别人为什么不理解你了。打个比方,设计师象演员,塑造一个角色,就进入一个角色,这就是所谓的“演什么像什么”,而艺术家更多的是“本色出演”。

在欧美发达国家,设计师群体并非是艺术家群体,是跟医生、律师一样的社会精英群体

——良好的的教育背景,了解各行各业,就像个杂家一样博古通今,善于倾听,非常懂得生活品质,而且,这个群体应该特别善于像演员一样去塑造不同的角色和空间,用他非常广博的知识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格局,为不同的业主在不同的语境下创造出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空间环境。

设计师是要解决问题,所以说设计师必须是善解人意的。对于一个专业的设计师而言,进入到一个项目的语境中,应该留下更多的专业技能,自己的喜好和任性要懂得克制,投入而专注,去重塑,去改善。

第一财经:城市发展正在迈入存量时代,当下一二线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头戏,从传承及创新角度,您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应该是怎样去推进的?

李楠:关于城市的更新项目接触得不少,比如说,上海音乐厅的修缮项目,政府公益项目像菜市场、社区服务中心等。老旧小区的改造一定是融合的,“修旧如旧”也是一种变化,是一种创新。

很多人忽略了“修旧如旧”的创新性。比如某些传统建筑,建筑形态修旧如旧,但是其中的很多技术理念是新的; 比如故宫,建筑外壳看起开是“旧”的,但是近些年围绕故宫所衍生的文创产品,引领了新的国潮;再比如上海音乐厅,它的建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文保部分,沿用“修旧如旧”;另外一部分是新建部分,新建的一部分用现代手法来阐释,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在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在使用理念上的创新——我们把音乐厅拉下了神坛。

在以前,大家对于音乐厅的使用场景是这样的:穿着礼服,在特别的日子,买昂贵的票价去听音乐,音乐圣殿高高在上。

但是,艺术应该是贴近生活,为人们所感受的,真正能让百姓受惠于此的。对于普通人而言,比如古典音乐,它不应该是敬而远之或者不懂装懂,古典音乐其实听就是了,好听就完了。

有句话说:你把艺术看得高高在上,是因为你和艺术不熟。艺术来源于生活,它就应该在生活当中。所以我们把音乐厅做成了这样一个形式,你可以随时来,喝杯咖啡看看书,吃个下午茶,带着孩子来和顶级音乐大师做游戏,甚至老人家花上10元钱就可以在音乐厅听一个下午茶音乐会。这是一个公益项目,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音乐厅,感受音律之美,而不是被拒之门外——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其实,把空间做得美——这是对设计师最起码的要求,但是很多人会把这个当成终极目的。其实,设计师有更高阶、更有价值意义的使命。

第一财经:如何理解设计中的借鉴和原创之间的关系?

李楠:创新这方面,大家拥趸原创,谁谁借鉴了谁谁,会被看不起。但是,我觉得要重新定义一下“创新”。

首先,就原创而言,其实真正具备天赋和原创才华的设计师不多,很多人是因为经验不足而异想天开,这样的“无效”原创还不如多向大师致敬。因为真正厉害的原创作品寥寥无几,这需要极大的天赋。

我不盲目强调原创,我跟我的团队说,大家不要成天憋着脑袋想怎么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希望你们多借鉴,不要拍着脑袋想,在天赋平凡,经验欠缺的阶段,我们应该对客户负责任、对自己有交代。

对于那些天赋极好、有极强创新能力又有实战经验的人才,我是支持他们多多创造的,但是这样的人实在凤毛麟角,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也太有难度,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在创新,其实只是在管中窥豹。

以我自己为例,我曾做过一个漂浮在商场里的大型软雕塑,我当时也认为这个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费了极高的时间成本去研究工艺、美感比例、悬挂方式等,结果两年之后,我在日本的一本旧杂志上看到了一个设计师的作品,大概在20年前就做了一个跟我这个很像的作品,但是人家做得比我精彩太多,我才悔不迭——为什么我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然可以避免这么多人力物力的无谓消耗。

研发新品是值得的,但是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个“残次品”是自不量力坐井观天的。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资金花在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盲目去做一些徒劳无功的创意。

我理解的创新,是对每一个项目的精神内核重新调研。打个比方,你这个月找我做餐厅,我会调研一遍,下个月又有一个餐厅,我不会坐享其成旧的调研,我会再做一轮新的调研,因为这两个项目是完全不同的。很多设计师往往用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所有问题,不过这种方式也不能说不对,因为在某种语境下,这是量产式设计服务的优质解决方案。

但我理解的创新,是会随时打破自己。这就好比每个餐厅都是不一样的,开店地址、形式、消费人群都是不同的,业主或者顾客对于餐厅的期望值也都不同。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这个店铺承载了老板娘的梦,这又和是开连锁餐厅不同,而即便是连锁加盟的餐厅也是不一样的,它在创业初期和在稳定时期的状态都不一样。所以说,我理解的创新是随时打破自己,随时否定自己。

第一财经:与国外相比,国内在设计领域的创新有哪些?对于未来的设计理念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如何取舍传承和创新?

李楠:现在国内的设计领域已经来到非常受关注的一个时代,对设计师来讲应该是一个黄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设计师的眼界开阔了,涌现了越来越多的高颜值作品,在国际上也很具备竞争力。

但颜值高还不够,颜值高也不代表灵魂丰沛,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沉淀和积累,它反映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就像我们的一线城市硬件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但是软件服务还不行;街上的姑娘“网红脸”越来越多了,但是拥有独立而又魅力的气质和精神世界的姑娘不多——设计行业也是一样的,也是社会缩影。

很多的设计师跟甲方讲专业,更多地是强调他们自己的一些审美认知,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听懂甲方的需求,也没真正的了解市场。但是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不应该只是强调审美认知,应该更多地去倾听,去谦虚地了解甲方的行业背景,和甲方比肩站在一个维度上去思考。

在我心目中,真正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能够最贴合语境的去创造,重点不是在“创造”,而是在“贴合语境”。

客户常常对于自己的空间定位需求不明,给予一点零星的线索。这时候应该抓取这一两点的线索,深度挖掘,集纳百家经典,可以是同类型的经典设计,是哲学家一段话或者是一部分人生经历,从精神角度、物质层面进行整合,再以自身设计师的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在头脑中发酵,碰撞出一个空间主题和基因,这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物化成设计语言,经常性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惊喜。

我会根据语境去尽自己所能地解决问题。语境是很重要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什么像什么,就像一个优秀的演员演什么是什么,有部片子讲一个蹩脚医生意外地获得了一种超能力,可以感同身受的感知病人的病症和痛苦,大大的提升了诊疗效率和成功治愈率,成了明星医生。设计师应该象医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设身处地的去考虑对方的痛点痒点。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46975142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43.6K
分享到:
Copyright © 2009 - 2021 苏州创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073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