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院校动态>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工业设计毕业展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工业设计毕业展作品

发布时间:2021-07-14 08:23   阅读量:1472
发布时间: 06-1009:42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系毕业展

作品赏析



co-Barrel

作者: 翁晴超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移动

导师: 包天钦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其他


一次性消费主义的影响正从商业消费蔓延至人们出行生活之中。出于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共享移动经济的推进蓄势待发。服务设计的引入使得新型共享出行系统更具可能性。未来,车辆不再仅仅是用户所拥有的交通产品,更是服务体验。随着人们生命周期的不断变化,不同阶段的人生需匹配不同的空间。通过用户生命不同阶段的空间模式转换,进一步提高共享出行体验,实现更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VINASTIC

作者: 董一蒙、郑少非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休闲

导师: 周波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现如今,为了延缓生态环境的衰败,各国都在大力推崇限塑政策。即便倡导的声音如此强烈,但人们的生活还是很难离开塑料制品。“难道塑料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伴随着这个疑问,我们发现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经有了生物塑料的概念,但是大部分的生物塑料的原料是粮食作物中的淀粉或者生物体内的明胶。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今天,使用大基数的粮食来制作生物塑料显然没有真正的造福人类,我们的课题应运而生—酒糟生物塑料。

GRO¥UP-95后理财社群设计

作者: 郭舒琪、朱诗雨、蔡莎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武奕陈

作品类型: 数字交互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Grow(成长) 与 Group(社群)合二为“GRO¥UP”。Grow in the group,在社群中实践、交流并持续、有趣地成长,是我们一切设计的核心。视觉以年轻人喜欢的赛博游戏风为主导向,设计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理财城市小程序以情绪符号为引,设定理财城市、人生笔记本;线下中转站则通过共情标语、理财决策游戏实践、情绪留言墙等方式介绍产品,吸引更多人进入线上社群。

PURIFY——如果家具会呼吸

作者: 汤雨欣、梁思雨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居住

导师: 章俊杰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该设计从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的大环境出发,通过资料调研发现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和危害,并且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在通过对新型材料的研究,选取造型符合主题又具有实际功能性的材料将其进行复合材料制作并最终应用在家具设计中,这种新型材料使整个家具具有吸附有害物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在造型上符合设计风格。

点穴寻音

作者: 刘小凡、陈雅茜、周君仪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休闲

导师: 王菲老师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在中医中,穴位按摩能够通经活络,提气行滞,对于亚健康疾病有很好的调养作用。本产品融合“五脏五音”“经络相通”的古代医学概念,通过新型柔性电子技术实现用户进行精准有效的自我按疗。产品采用柔性电子压敏传感器,用柔性聚合物读取按摩力度,配合光效和声音反馈按压力度和按摩路径,使用户跨越场景空间的限制,在家也能“自愈”。让中医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实现回潮与创新。

Air-Balcony

作者: 钟敏豪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移动

导师: 包天钦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其他


随着未来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化进程已有不可逆转且不断加快的趋势,如何提高城市人口的幸福感或将成为一大难题。本设计希望通过将未来模块化办公场所与城市空中交通工具相结合的方式,使用户获得更富有效率且舒适的移动办公空间体验,使城市原住民在一定程度上感受所在地的幸福温暖,让办公通勤不再影响他们的生活。

海洋之星Ocean Star

作者: 鞠一丹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移动

导师: 周老师、马老师、喻老师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其他


本设计是基于品牌单一链线的双重压力下,红旗力求更长远的立足于标杆位置或许要打破跨界发展的桎梏,实现多维度的全面扩展。在面向⾼净值收入人群,满足其旅游、冲浪等用户需求下,实现红旗汽车跨界水上领域的概念游艇及泊客艇设计。这既是红旗在未来发展的前瞻预测,亦将通过这一国产品牌第一车的跨界多领域发展尝试,为未来国产车品牌带来指导性意义和方向标引领。

非地球频道儿童系列玩具

——“异星探索者”

作者: 麦筱斐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交流

其他组员: 程子健、罗碧莹

导师: 卫巍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视觉模块噼咔噼咔:凹凸镜及镜面折射原理,模拟外星生物视觉体验,充分刺激儿童的视觉感官,利用发生形变的景象激发儿童想象力。听觉模块呱唧呱唧:腔体共振原理,通过儿童标志性动作行为进行互动,将动作行为转化为使用方式,鼓励儿童探索外界。绘画模块咕噜咕噜:内置红外感应器,阻挡改变方向。装有印章和画笔部件,在滚动过程中形成具有偶然性的涂画痕迹,可能性十分丰富,儿童可一同创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鼓励发散思维。

非地球频道儿童系列玩具

——“异星虫之乐”

作者: 程子健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交流

其他组员: 麦筱斐、罗碧莹

导师: 卫巍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产品外观以自然昆虫生物进行抽象提取,各模块以磁吸拼接的组合方式,通过不同的部件外观进行搭配创造出儿童想象的形象,并且部分模块内部装有发声的物理部件与电子部件,儿童通过轻交互听到奇妙的物理音效,也可以在拼接后对着吹口部件说话或唱歌,从而听到电子变音,亦可以两者相互结合,创造奇妙的视听效果,考虑到儿童感官与行为的互动需求,让情感化、互动性、可玩性融入设计以此为儿童带来更丰富的游戏体验和使用价值。

非地球频道儿童系列玩具

——“异星研究所”

作者: 罗碧莹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交流

其他组员: 程子健、麦筱斐

导师: 卫巍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其他


“非地球频道”玩具系列利用轻互动的形式让儿童在玩耍时更具有回馈感和趣味性,其中的感官模块套装中能把感官及对自然与物件的探索形式融入玩具中,把轻互动融入对生活常识与科学原理进行探索,让儿童在游戏中激发潜在感官意识,探究游戏内在的知识原理,进而逐步了解自然与生活的常识,激发其探索的兴趣与动力。

Easy Charge-未来移动充电站

作者: 陈莹莹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移动

导师: 包天钦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充电设备是纯电动汽车设备中最为主要的配套设备,充电问题也是让用户一直担心的问题之一。本系统采用去中心化的全新运营模式,以移动充电站为载体,解决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充电场所有限等问题,为未来移动充电出行提供新范式

Relaxus Flow

作者: 陈蔚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移动

导师: 周波老师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其他


当下,耳机作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重要现代调解者,同时也能激发佩戴者对生活的热情向往。Relaxus—Flow系列设计,通过造型和cmf上的探究,面向新锐白领群体,在健康运动上,在居家办公上,结合用户情感化方面,围绕健康生活理念,打造一系列符合年轻用户使用习惯和场景的声学产品。结合无线电设备,减少多线烦恼,实现多物相连,顺应无线趋势。给予舒适的使用体验,其是具备流线特征且简洁一体化的时尚产品。

睡眠遐想——像蒲公英一样自由

作者: 纪明雪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居住

导师: 彭老师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其他


疫情下人们更加关注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作品从情感化设计理论出发,分析本能层次、行为层次的需求, 以飘逸、自由曲线抽象成为蒲公英的图案,发挥其在设计中的情感带动作用。设计全新的床垫面料图案、根据疫情阶段睡眠检测的结果,定制符合独特人机反馈的内材结构,加之精致化的配件设计满足疫情及后疫情人们对睡眠的需求升级。拥有健康从放松的睡眠体验开始。

GRO¥UP-95后理财社群设计

Inner内心引力

作者: 于秀佳、李宜萱、肖一心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休闲

导师: 王菲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还未意识到的动作可能正在影响着种种社会问题的发生,“Inner内心引力”从生活角度出发,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视的事和物——看似与其暂无联系但最终都会受其产生的一定影响。从时间、环境、生命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反思设计;在有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动作或反应,引发使用者重新审视生活中被忽略的事和物,达到在使用的同时进行反思的意义。

Willcheer老年人智能辅助出行器

作者: 徐越、曹锐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居住

导师: 周波老师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金属


本设计是依据浙大产品的技术,通过智能化的设计使传统轮椅变得更加智慧。该款智能老年人辅助出行器采用一体式折叠设计,更加便捷。平时折叠方便收纳于汽车后备箱,使用时方便的展开呈电动轮椅乘坐的出行状态,同时通过扶手的上下调节与前后转换还可以实现推行的功能。此外,该智能轮椅还可以通过脚踝传感器感应老年人步态及速率从而自动调整并配合老年人出行状态,通过互换的模式鼓励老年人主动出行。

Relaxus-Wings

作者: 龚文隽、陈蔚、吴蓓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移动

导师: 周波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其他


这一系列产品名为“Wings”,意为翅膀。设计语言的三个关键词为:立体构成、建筑感、分割,整体造型酷似一对张开的翅膀。产品由TWS无线蓝牙耳机、耳机充电盒、头戴式耳机,以及配件组成,共同建立起一个小型智能声学生态圈,以探索更多元化便捷化的使用方式,给予用户全新的使用体验,旨在打造高科技属性兼具时尚感的便携式声学产品。

wip-远程医疗实体诊断系统

作者: 唐寻、谢星平、李缘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休闲

导师: 王菲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为适应受疫情刺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医疗趋势,wip提供实时的线上诊疗系统服务,改变国内三甲医院经常人满为患导致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在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下,使用多种诊疗辅助产品,对常见轻症患者进行检测诊断。其数据记录还可适用于疾病就诊复诊、诊后康养、慢性病监测等多种病症类型,满足用户无接触式医疗健康需求。使用wip远程医疗实体诊断系统可提高就诊医疗效率,降低线下就诊交叉感染风险。

Domian 声学集成体验空间

作者: 毛俊鸿、孟炜轩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休闲

导师: 章俊杰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DOMAIN声学集成体验空间分为集成化家居产品和音响系统两个部分。我们通过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的集成化设计,使得墙体能够能为用户使用产品的一个全新平台,通过全新的“家电上墙”理念来使用户在家庭空间内获得高效快捷的体验;与此同时,我们专为小户型定制的音响系统,通过三频的声学结构来达到更立体的音效,满足当代小户型用户因为空间不足而不能在家装载套装环绕声音响的痛点,能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听觉享受。

VANGUARD

作者: 李烨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居住

导师: 周波、马俊、喻琪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这是一款以北京212为原型而设计的末日未来题材概念越野车,主要以未来环境恶化天灾降临的末世为背景。VANGUARD代表着先锋盾,先锋所代表的是该车卓越的越野能力以及水陆两栖息的驾驶特性,而盾则意味着在末日恶劣环境下,凭借外饰坚实的形态特征以及内饰充足的存储空间,符合任何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驾驶安全性,同时车身装备多种传感装置,可以通过探测周围地形、温度、生化环境以改变车身颜色。

GRO¥UP-95后理财社群设计

城市细胞CITY CELL

作者: 黄佳琪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移动

导师: 包天钦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在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全世界土地的有效面积却在逐年减少 。为了减轻地表负担,减少现代交通压力,对交通影响最大的物流产业将向下转移。通过建立地下物流系统,将物流管道与地面物流车相结合,地面物流车可通过站点管道将快递传入地下空间,地下管道系统将快递进行智能分类储存与运送,形成了新的物流运输形式。未来,地下物流犹如一个个细胞运作在表城市皮之下,使得地表状态更加健康活跃。

SOFT LOTOS 柔莲

——情感化睡眠环境设计

作者: 刘可可、郭思宇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交流

导师: 卫巍老师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为了缓解当代人的睡眠障碍,针对人们的睡前行为与睡前心理,“柔莲”提取了大自然中的涟漪、苔藓、波浪等意象,通过编织的手法模拟“节奏感”“触感”“空气感”等知觉感受,通过体感的模拟等对家居卧具软装进行了形式的创新和材料的重组,营造舒适的睡眠氛围,本设计旨在引导人们更自然的从清醒状态轻松过渡到入睡前良好状态,营造具有包容性的环境,缓解睡前压力,使用户能够放松精神,降低压力。


浮动式模块化船屋与双体船结合概念设计

作者: 陈萌萌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居住

导师: 黄逸霖、周波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本设计将双体游艇结构和漂浮船屋进行结合,主要面向高净值人群,为其家庭式旅行提供新的旅行与居住体验。主要面对我国海南地区,海南地区拥有众多景色优美、生态丰富的未开发岛屿,且没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本设计可为此类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整个船体可分为双体游艇部分和漂浮屋部分,当驾驶船体靠近岛屿时,可将漂浮屋脱离并驾驶至小岛岸边停靠,实现家庭式海上自驾游的旅行方式。

睡+——声

作者: 张瑞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休闲

导师: 彭喆老师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疫情下人们更加关注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本设计利用“白噪音”屏蔽噪音、使人放松的特点,将其运用于睡眠设计中,达到帮助失眠人群解压、安睡的助眠效果。本设计革新了传统床垫的面料和填充层,大胆使用立体机织绉布作为床垫面料,实现表面立体不规则褶皱感,利用绉布光滑硬挺的摩擦特性引发白噪音;内部设计了一层EPS颗粒填充层增强摩擦声,同时运用立体缝制,实现包裹感、膨胀感,增加身体的贴合度,提升睡感。

PETA宠物领养保障平台

作者: 章伊婷、刘家楠、董海滨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交流

导师: 武老师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其他


“Peta”是一个基于宠物救助站的数字化领养服务系统设计项目。我们以领养代替购买的观念深化与传播为目标,以领养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为手段,针对具备“一定规模与公益性质”但各方面条件受限的宠物救助站,构建一个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宠物领养服务保障体系。通过规范化、透明化的人宠身份绑定机制、鼻纹识别技术以及第三方权威平台提供免费的宠物保险加持,全方位保障领养体系的可靠性。

Hey,Habit

作者: 李欣阳、陈雅婷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17产品与休闲

导师: 章俊杰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在不影响人的生活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当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下意识行为动作习惯,根据当下生活背景,围绕人的心理活动,挖掘出生活中的一些细小问题。设计出一系列如何能够更加符合人们健康化生活理念的灯具,通过用户所思所想所见更直观的提醒用户健康生活,完善用户的生活习惯,提高用户的生活体验感。

笋椅

作者: 梁起益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彭老师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这是一个可成长的儿童餐椅设计。适用于6个月到16岁年龄段的儿童。该设计的核心点是一种原创的笋梯式套管结构,来组合餐椅的上下两个主体部分,同时具备多种拆分使用的状态。具有可成长性的笋梯式套管结构方式,丰富餐椅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状态,实现儿童餐椅的可成长性与可持续性,避免传统儿童餐椅重复购买和闲置浪费的问题。

触觉仿生灯具

作者: 陈格尔、黄钰婷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高凤麟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灯具采用触感柔软的仿生材料包裹。在轻感的基础上,增加呼吸拉伸动态模拟呼吸频率和生物形态;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盏可以呼吸,具有生命能量感的灯。给这种对光的感觉一种生物的感觉。为了达到情感治愈的效果。

千岛湖漂浮船屋概念设计

作者: 吴卓娜、李嘉雯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周波、黄逸霖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以千岛湖环境实地调研为设计背景,对内陆湖水上休闲出行方式,临湖旅游模式进行大胆的设计创新,设计出适合3-4人小家庭,亲友聚会等消费用户湖面旅游的租赁船屋,以及漂浮平台等一系列旅游辅助配套设计。船屋可通过动力船牵引至岛屿或漂浮平台形成临岸水上休闲社区,同时可通过两侧活动甲板实现多个模块组合,游客可体验到更有趣的交流互动空间。漂浮平台可供游客观赏岛上风光、享受游泳和观看水幕电影的乐趣。

感官延伸者——Sound and Vibration

作者: 李沛霖、方欣雨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卫巍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后天性失明者在失明初期因为缺乏引导训练,无法熟练运用自己的非视觉感官而产生心理障碍,难以适应新生活。这套设备包括信息标签、头戴眼镜、手环、拖鞋和家用盲道。通过NFC识别、振动反馈和语音提醒的形式,帮助后天性失明者了解家庭空间环境,提供道路引导,方便使用生活用品。通过产品的辅助,用户可逐渐锻炼非视觉感官,适应视障人士的生活。

changan | cameraman electric suv

作者: 刘雨晗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周波、马骏、喻琪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本设计是面向新媒体用户的新能源越野车内饰,主要针对喜欢记录生活,热爱旅游的媒体播客,主要解决了用户在自驾时录制视频的困难,提供了新媒体博客在自驾越野过程中更加安全易用的体验。内饰的设计语言打破了越野车一贯肌肉,粗旷的强势印象,让越野车的内饰也可以柔和舒适。内饰设计语言运用了解构主义和产品感的设计特征,满足了年轻自媒体用户对对汽车内饰设计新颖、有趣,个性的追求。

散聚

作者: 邹茉菡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彭老师

作品类型: 产品

作品材质: 其他


平静而自由的心情是人们对完美的潜意识追求,而自然原木家具恰好符合了这一感性要求。设计中充满灵活舒适的线框充分发挥了木材的质感和韧性,表现浪漫的秩序感。这样的韵律指引现代人去寻找一种归属感的精神标记。设计着重思考对传统榫卯结构、工艺的改良,将结构作为设计主导,从而衍生出更多有关家具设计和榫卯结构方面的多元化设计思维。让榫卯工艺与今天的审美和生活更加紧密地相衔接。

GRO¥UP-95后理财社群设计

DIVE 下潜—情绪辅助APP

作者: 余登进、卢凯迪、刘幸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包天钦

作品类型: 绘画

作品材质: 屏幕


本设计是一款家庭辅助抗抑郁APP,通过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的沟通、解压,让抑郁治疗过程变得简单、专业、治愈。APP以交流倾诉、情绪解压和数据可视为三个主要设计方向,分别解决患者与家属双方沟通困难、情绪焦虑、不知所措和缺乏治疗动力等问题,在设计主视觉上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红色和紫色作为辅色设计,并产出衍生线下产品——倾诉抱枕,帮助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辅助APP功能更好的实现。

让劳作更快乐--扫帚改良设计

作者: 苏琪颍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高凤麟

作品类型: 绘画

作品材质: 纸本


人,是喜欢清洁的。现代极简设计潮流使外部环境更加一体整洁,而人们心理似乎对清扫活动更为排斥了。自动化清扫工具帮助我们完成清扫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行为愈加脱离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生活的是解放吗?常见生活中的塑料尼龙扫把,使用同时产生大量新的清理问题,增加了清扫过程的负担。研究原始天然材料自身特性,思考绿色生态设计在现代以及未来设计中的意义。于劳作之中寻找自身与环境的连接梳理我们与环境的关系。

GRO¥UP-95后理财社群设计

作者: LEE JEONGMIN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17工业设计

导师: 周波老师

作品类型: 其他

作品材质: 其他


该设计是面向居家健康办公的“微”健身家具的创新设计解决方案。设计目的是为了改善长时间在家工作可能出现的疲劳、四肢麻木等健康问题。椅子功能上在能够满足腿部“微”运动的同时,通过层板的叠置使得座椅更具“弹性”。设计风格上突出了more的概念,让居家办公更健康舒适。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46975142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Copyright © 2009 - 2021 苏州创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073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