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院校动态>【我的毕设故事】2016清华美院雕塑系本科生毕业作品推介|王童作品

【我的毕设故事】2016清华美院雕塑系本科生毕业作品推介|王童作品

发布时间:2021-07-23 22:00   阅读量:1071

 

《遁形—西林》 玻璃钢  指导老师:魏小明 

───作者自述─── 

        我想以雕塑的空间去呈现一种内心状态,这种内心状态也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形成来源于孩提时代的一些特殊回忆和感受,这些深刻的回忆和感受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时间节点上串联起来,并逐渐形成“我”的一部分,当一些烙印疤痕成长为体肉发肤,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分离成特殊的个体,于是在内心也会有一个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满足的孤立空间,我想通过雕塑去还原这个内心的空间,并去触发每个观者的自我内心感知,而作品就是一个通道,把作者的内心空间和观者的内心空间打通,寻求一些呼应和感知。

 
《遁形—西林》 展览现场 

《遁形—西林》  局部

 

《遁形—西林》  局部 

       任何具象的形态都会被某种抽象的精神遮罩着,他似乎是直接的又是隐晦的,它更贴近并符合于我们内心被反复提及的、徘徊的痛苦和酸楚,这种切实的存在却又无法被直接抒发出来。而被具体物化之后,它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可以被看见的心灵窗口。 

《遁形—无花果》  玻璃钢  

 

《遁形—无花果》  玻璃钢   

《风穴》 樟木 

        这一系列作品,我想去塑造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海淹没了一切,没有了陆地,只有浮在天空的“孤岛世界”。然而《风穴》就是“孤岛世界”的版图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组雕塑由五个部分组成,我想让其中的每一件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有明显的区分,我希望它是天然形成的,所以融入了很多地理特征、植物属性、原始文明的建筑等等...... 

        这是为了跟越来越一体化的现代世界形成对比,随着人为的痕迹越来越多,存粹天然的成分越来越少,我们都渴望寻得一个‘世外桃源’可是等涉入桃源的人多了,桃源也不再是桃源了。 

        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平衡是个永恒的矛盾,如果我们假设一个人类不再是主宰的世界,而是无数块浮在天空的碎片,也许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我常常幻想逃脱现实世界,通过迷宫和隧道,来到了这个孤岛世界,并且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孤岛,作为自己最后的庇护所。

 

───作者介绍─── 

 

王童 

1994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 

201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至今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46975142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Copyright © 2009 - 2021 苏州创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073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