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设故事】红卫设计 | 书香 · 逐梦
发布时间:2021-07-25 22:22 阅读量:884红卫设计 | 书香 · 逐梦
时光如水,青春似梦,踏歌而行,落墨幽香。
四年来,行走于清华园,徜徉于书卷中,拥有青春,渴望梦想。
梦想里有不一样的精彩,追忆过往,书卷含香!
榴花明艳的六月,毕业生们,羽翼丰满,破茧成蝶。
她们怀着不舍与依恋,带着锐气与希望,乘着书籍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今年,王红卫教授指导的三位本科生,都选择了书籍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
在毕业创作的过程中,她们就像各自手中的书页一般,于白纸间渲染出缤纷的色彩;那些起初萌生于心、模糊不定的梦想,在汗水和恒心的浇灌下,逐渐明晰、繁茂、绽放。
在小编发稿前,接到捷报:傅韵畦、刘明惠、张佳三位同学由于专业突出,能力全面,都被推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研究生。
未来她们将在美丽的清华园继续深造,为她们绚丽多彩的梦想,更添一笔别样风采。
王红卫教授和他辅导的三位本科毕业生。她们分别是(由左及右):张佳、傅韵畦、刘明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书中,倾听她们或温暖细腻、或个性张扬的动人“书语”,领略她们书中绽放的瑰丽世界。
傅韵畦
作品:婚
展览现场:
设计理念:
在人类文明社会存在以来,爱情与婚姻常常是绕不开的主题,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人们有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开始萌生追求自由的想法,可是那时通常是“父母之言,媒妁之命”。七八十年代,与经济发展迅速相伴随的是人们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婚恋择偶方面的观念变化。改革开放之后,感情成了主要的决定婚姻的因素之一。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这一代,不得不扮演着房奴、车奴、剩男剩女等角色,有一部分人遵从“合则聚,不合则离”的想法,也是这一时期人们观念的一种反应。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婚恋方面逐渐抛开了旧的制度,形成了新时代的婚恋观念。与此同时,结婚与离婚的选择也变得比以往更加自由。这样的情况下,我收集了从五十年代至今的婚姻、爱情故事,通过与传统日历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研究不同年代的日历的视觉感受,再将图形文字视觉情感化表达,探索不同时代的视觉共同点,最终编排成书。然后再与“年轮”的概念相融合,体现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希望读者在看到历年来婚姻观的变化的同时,又重新开始审视和思考挣脱枷锁之后真正的爱情。
书籍装帧设计:
制作工艺:
丝网印:
因为书有7本799页,一共有35cm厚,所有书脊书口一圈的面积就可以利用起来。丝网印从来没有尝试过印在不太光滑平整的载体上面,只能赌一赌,如果印刷失败就会在四周画面上留出一道一道没有印上的空白。最后,我赌成功了。印刷效果非常好。
书脊、切口应用丝网印刷工艺的制作过程
丝网印最终呈现效果
模切工艺制作过程
内页设计:
50年代
这一时期的日历风格普遍是扁平化的图案,有点像版画,但是是人一笔一划手绘的,并且喜欢采用喜庆的正红色。有的还喜欢放平面化的手绘毛主席像或者五角星和橄榄枝。会用一些手绘的艺术字体。日历是方方正正的框在封闭的格子里。
这些特征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毛主席和五星红旗的崇尚,对和平的向往。扁平风手绘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设计的启蒙。方正的格子恰好体现了人们的严谨与保守,不敢打破禁忌。
60年代
日历风格普遍是工农兵或者教师、医生等身份和职业的扁平化手绘画像,白描的植物花纹,还有运用一些新的图形设计,并且有的日历已经并不是单色了,会用一些大胆的对比色来设计一些花纹,而这些对比色并不刺眼,色调调整在对于视觉上来说一个很舒适的灰度。可见60年代的平面设计于50年代的进步。
70年代
日历风格普遍是各种图形和各种大小字体不一的汉字拼接而成,这又打破了5、60年代已有的风格,看得出来这些图形文字已经不太是手绘风格了,是电脑做出来的。这些碎片化的拼接形式对于现代来说也是相当大胆且时尚的。只是配色上还是沿用了5、60年代的风格。
80年代
这时的日历普遍是直接用明星或者美女的大幅照片,然后直接将日期排版在照片下面。这个风格相对于之前的年代来讲,算是一个很大的变革。从二维到三维的一个变化,并且这期间并没有什么过渡。了解得知,80年代开始人们爱听流行音乐,也是在那个年代,是邓丽君音乐事业的巅峰时期。用照片当挂历体现了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下,人们不愁温饱问题之后,开始对生活更高品质的追求,也开始有了偶像明星的存在。
90年代
这个时期的日历除了与80年代相同的明星照片风格之外,有的一个新的突破是开始有一些非写实的卡通形象的设计,比如一些风格活泼的年画和形象可爱的动物。并且配色鲜艳大胆。这体现了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2000年~2010年
这时日历上最流行的是水墨画,运用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复古的山水植物鸟兽的国画风格。这个变化体现了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开始向往更高雅更悠闲的生活。
2010年~2017年
这段时期的日历就五花八门什么风格都有了,打破历史的是,现在的日历有很多异形的,形状经过设计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方形。这一点,是很多年以来一直没有过大胆突破的。
【作者语】
阅读设计是一项非常有魅力的事情,是设计师与阅读者的无声的交流,是设计师传达自身意愿、情绪与思想的最直接有效的一种途径。
我的作品,尽量做到了细微中体现整体,细节中包含整体,而这些细节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具备各自的各个部分的独立性,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又没有违和感。
我的作品本身就像一个装置,散发出来的一种气场,能影响着周围的空间。然而我的作品又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其中有许多没有表现出的内容——婚姻与爱情的数不尽的多样性,从而迫使阅读者发挥想象力,思维想法与回忆积极参与其中。这次毕业设计,对我个人而言收获良多。
最后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王红卫老师,对我的指导、鼓励和肯定;感谢雅迪彩印叶经理的热心帮助;感谢组内同学的建议和陪伴。毕设期间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谢谢大家!
刘明惠
作品:文学诊所
展览现场:
设计理念:
“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阅读疗法是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的一种阅读保健和具有辅助治疗的一种方法。早在古埃及的一些寺院图书馆中便有所闻名,甚至还有一处写着“治疗灵魂之处”的字样。
阅读疗法形成理论应是在1916年9月《大西洋月刊》杂志发表的《一家文学诊所》。叙述的是作者克罗色尔斯偶然发现他在教堂工作的朋友——医生拜格斯特把他的小礼拜室变成了阅读疗法诊所,就好奇地对朋友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他发现拜格斯特医生可以自如的将一些书籍比做安眠药、兴奋剂等药物,他也评价了不同作家的作品和药用价值并翔实地介绍了如何在临床应用,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传到中国来的同时,他也有了自己的专有词汇——“阅读疗法”。
我国阅读疗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文章多为思辨,但后期由于没有证实研究而备受质疑。这与国外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近年来阅读疗法在我国大有发展趋势,虽离成熟的学科尚有一定距离但仍有破竹之势。
文学诊所关注书籍设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是一本探索性的实验书籍。本书中将书籍作为药方,治疗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不同“疾病”。全书共分为内科、外科、五官科。包含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真实的疾病,如“花粉过敏”,以及一些由情绪或压力及外界刺激等引发的“病症”,如“单身”、“失业”、“愤怒”等等。
制作伊始,我在想阅读和书籍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们生而阅读,小到课本报纸、书画期刊,大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阅读,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感受。而书籍则是这个世界的载体,承载着这个世界的情绪、历史、知识、未来。是书籍,把所有的一切变成一方天地带到人们面前。从此,在世界面前我们通过阅读可以穿越古今、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不必在现实中漂洋过海。
阅读,是同理心,是情景置入与感同身受。书籍是第一作者的世界观,而设计师无疑会参与其中成为书籍的第二作者。而这本文学诊所的初衷就是希望可以通过书籍参与到读者的阅读中,引导他们,给予他们病症中的帮助。
所谓书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见字如面,见书犹人,文学诊所应如拜格斯特医生一样,包含诗书,有文人的睿智深沉也有医者的冷静稳健。所以书籍整体设计中采用文学感较强的字体,同时以医院文本文件中常见的“线”元素加以修饰,一针一线缝补隐隐作痛的伤口,上下穿梭来去快如白驹的流年。书籍整体按照医疗分诊区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内科、外科、五官科。代表了大致“人”的样子。
《文学诊所》书籍设计:
内科
首先,内科主导的是人们的情绪部分,包含了生活压力给人们带来的愤怒、失业带来的忧伤、追求爱情的美好抑或是失恋带来的苦恼等等。其病症的特点都是郁结于气,难以发泄的病症,针对不同病症会有不同的“主治医师”(药方作者)进行治疗。在外部空间的处理上,书籍采用300mm*300mm开本,一方天地,一寸内心。大胆采用水作为大型书籍的封面,突破传统书籍的限制,利用材料本身的感受加以处理。除此之外,希望可以表达人体内生命的流动感,医院的冰凉感。希望郁结气息的人们触摸到冰凉的书籍亦可以“直抒胸臆”。
内部空间中整个拍版呈跳动的线性结构,以药品说明为基础作为基本元素,再进行主观排列。选择半透明的硫酸纸,加深了内部空间的流动感和探索性。犹如不定的情绪,飘在空中,也许当真正进入阅读一颗心才会“尘埃落定”。
外科
在书籍外部空间设计上采用280*210的的尺寸,与外科医疗诊断本相当,覆白色纸浆所模拟出的石膏表现这类人群寻求保护的状态。
内部空间多以文字处理为主,书中版式冷静有力,带给读者坚定的感受,以此带来不同的心境。作品寻求纸张不同形态的多种可能性,看似坚固的保护实则也意味着多变。
五官科
生活中,我们主要通过五官感受我们身边的变化,但是更重要的是看清自己。自古以来中国便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说法。这本外部空间以35*35cm见方的镜面纸本作品便是如此,观者见书以书为镜,书倒映着自己;读着药方便感前人尽欢;在自己便也是知得失的心境。如何耳清目明,云淡风轻就也不必言说了。同时,人的五官在视觉上都有对称的形式,所以设计的过程中也采用镜面对称的效果作为单元结尾,增加读者的互动阅读感。最后,由于五官科的大夫们在治疗时都会使用医用手电进行照明,在书籍阅读上也加入通过了紫外线灯才能阅读的效果。
依据五官的对称性所进行的镜面对称设计:
【作者语】
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这是我最喜欢的史铁生的一句话,虽然向往左手执笔戎马,右手丹青春夏的潇洒,但还是忍不住承认自己是更爱文字一些的。生命中最放不下的就是书本,从进入视传的那一刻就抱定自己一定要走书籍设计的路。行至至今,略松口气,告诉自己不忘初心。明知自己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更想加快步伐让自己走得更远。
在这半年的设计中非常感谢王红卫老师的教导,是老师的帮助才让此次毕设顺利进行。感谢视传系所有老师在我大学四年里对我的培养,谢谢张佳、傅韵畦、和许多小伙伴们对我的作品提出的意见。最后谢谢雅迪印刷的日夜兼程。因为有了大家我才能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张佳
作品:《寻找川普》
展览现场:
设计理念: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面前,人们是微小的,我们的大脑还无法应对巨大的信息量,我们对一个人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由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所构建。我们无法看到事件的全貌,除了客观因素中,我们所接收的信息早己经过一定的加密和筛选,在主观上,我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依据自己的以往经验,对信息加以判断。因此我们所了解的世界,其实是我们自己勾勒出的一个臆想世界,这个世界是虚构的片面的。
特朗普作为一个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人物,性格特征明显,并且具有很大的争议性。作为第45任美国总统,他的上任和发表言论饱受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有广泛的下层群众基础,但高层人士又认为他是“神经病”般的存在,甚至认为他有侮辱女性等反社会的倾向,世界各国对他发表的许多新政惶恐不安,而作为网友们,则把他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和一个娱乐的符号标志。大众对他不同的评价,其实是由于这些群体本身的社会经历所决定的,每个群体对特朗普的评价都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总统的头衔对他的人物性格进行了限制,而把总统的外衣脱掉后,他的个体本身又是率真可爱的。
在美国总统的选举中,特朗普出奇制胜,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代表中下层民众的愤怒形象,导致了“特朗普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美国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等现状,引起了中下层群众的不满,这是美国社会现状的产物,特朗普聪明地抓住了这一问题,化身美国下层群众的代表,这一愤怒形象尤其表现在他的语言风格上。
由于传播媒介更多的变为互联网形式,在这种匿名的环境下,人们更多的希望直白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同时也由于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拥有一些共同的社会经历,因此产生了相似的个人经验,所以这种表达方式的受众人群广,传播速度快。特朗普巧妙的抓住了这一点,他和以往的总统不同,首先他商业大亨和娱乐大亨的出身,使得他的政治语言风格简单粗暴,他不仅仅把这种政治语言风格运用在了竞选演讲上,同时也运用在了社交媒体上。这种局外人的语言,亲切感十足,更是拉近了他和中下层民众的距离。他借助自己的“愤怒”和与众不同,赢得了竞选,功不可没的是他的语言魅力。
第二方面,标题是对大众的第一冲击力,标题中许多关键词的出现,是具有引导作用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以往的生活经验,先入为主地带入自己的情绪。在我的毕业创作中,我从我的角度分析出发,从两个角度,模拟不同经验下对特朗普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完善特朗普的人物形象特征,体现他率真本真的人物特点。因此我选取了以下五句特朗普最具特色的语言作为整本书的线索,根据每句话所针对的点,总结了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图片,并分为正反两组对比进行表现。打破了常规新闻的时间线索,把不同时间线上的新闻,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对比,打破常规的阅读习惯。
展览现场观众和作品互动
书籍装帧方式:
由于特朗普具有张力和侵略性的性格,因此我选取了人民日报的大尺幅来体现新闻的感觉,而在纸张和装订上则选用厚重的质感,来表现特朗普性格中刚毅的特点,两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是一一对应的,在每一章节的开始处,标题文字两本书是拼接组合的,而每一张后面的内容表现,我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去表现的。在之前的许多设计里,都出现了对比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选择,是与我想表达的主题息息相关的。
在封面的材料选择上我选取了光栅画这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不同角度观看来变幻图案,左右两本不同风格的书相呼应。封底我选择了两本书底拼板的方式呈现。书籍色彩上我选取一本红色一本灰色的色彩呈现方式,让对比的效果更明显,同时两本书的形状我选取了相互咬合的不规则形状,让两本书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书籍装帧图
运用了光栅画的封面效果
图形处理方式:
我尝试把电影中,对比和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到书的设计中,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追求视觉效果的平面化,而平面设计中开始追求电影中的结构立体化,对比蒙太奇是一种视觉上的并列现象,他在我们的思想里引起一种对比,反复并列的手法,迫使我们把两者加以对照。例如在电影领域中,《肖申克的救赎》中,开头的地方男主角在喝酒的镜头和她妻子正与别人偷情的镜头交替出现,是对比蒙太奇也是平行蒙太奇。在我表现的主题中,对于特朗普同一类型的新闻,不同的个体在接受信息后,通过个人经验产生了自己印象中特朗普的形象,其实这个形象是虚拟的不完整的,因此我通过两种占比重较大的对比明显的感情同时出现,来表达特朗普完整的本真的人物形象。而在内容的编辑上,原本人们对于新闻的信息接受是零散的,是线性的,在毕业创作中,我把这些信息归纳重组,而在一个新闻的表现中,又穿插着似乎有关联性的其他新闻,例如在第五部分在美墨边境筑墙中,我插入了一些和柏林墙相关的历史图片,引发人们对这则新闻更加深入和立体的思考,使空间和时间线发生重叠。
《寻找川普》内页图片
《寻找川普》翻阅效果(翻页时会播放相应音频)
新媒体的介入对阅读方式的改变: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纸媒,许多人都在讨论纸媒存在的必要性,我认为这种新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媒介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因此在我的创作中,我尝试着打破传统的常规阅读方式,并且同时添加新媒体的元素进入,营造一种浸没式阅读的环境,把声音和图像加入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选取的方法是光敏感应,在书页上根据不同章节内容,打个数不同的圆孔。不同数量圆孔对应着不同的声音播放,由于特朗普的说话风格颇具特色,因此声音的参与,可以使观者对书籍传达的内容,有着更全面立体的体验,印象也更加深刻,因此我把特朗普的采访讲话,通过音频剪辑方式进行了处理,根据每个章节不同的内容,对应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在展览现场,大家对这种新媒体的介入颇感兴趣,很多人驻足观看视频翻阅书籍,很多观众也来咨询我新媒体的介入方式,并反馈在看到视频和声音后,会对特朗普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而具体的体会,我在日后的创作中,会继续对新媒体的尝试,并且去完善这种方法,让它更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书籍的设计中。
可见光传感器制作过程
另一方面我通过一个屏幕播放的方式,把特朗普的演讲视频,和一些看似无关,却又有着关系的幽默视频混剪,带有暗示和引导的作用。这些新媒体方式的介入,可以更立体的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展示,把读者从自身狭窄的观念中抽离出来,产生更多丰富的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本身也是这个设计的一部分。
现场视频播放
周边衍生品:
除了书籍本体的制作,我还制作了相关周边和海报,包括一个左右可以同时观看的立体海报、“特朗普美元”、九种趣味贴纸。这些小的周边产品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作者语】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首先由衷得感谢我的导师王红卫老师对我的毕业设计的悉心指导,是老师在我的书籍呈现、排版方式上的各种建议,使得我的理念得以更好的呈现。其次感谢徐磊师兄在新媒体介入方面对我的帮助,使得我可以更好的把新媒体融入到阅读中,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还要感谢雅迪印刷的大力支持和同组同学刘明惠和傅韵畦的帮助,谢谢大家陪我度过大学四年的最重要的时光!
【编者按】
多年前,不少人还在担忧新媒体时代下纸质书籍的出路,今天,这一问题随着材料、工艺的多样纯熟、人们观念的转变逐渐瓦解,纸质书籍开始绽放出更为惊艳的美丽。从关注国人不同时期婚恋观变迁的傅韵畦,到笃信文字可以治愈心灵的刘明惠,再到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产生兴趣的张佳,她们都选择以纸质书籍为载体,利用当下的新材料、媒介与工艺,通过“五感”交融的互动体验,为读者营造出新奇、恰当的阅读氛围,丰富、立体、准确得传达书中的信息。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人文关怀是王红卫教授一直秉承的设计理念,相信也是各位毕业生在做书的过程中感触最深、收获最大的一点。
展览信息:
一、清华美院A、B区展厅
每日免费开放,9:00--18:00(17:30停止入场),展出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毕业生作品;
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普通门票20元/人。展出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陶瓷艺术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毕业生作品。
(本文来源:2017-06-07 熊晓莹、闫超然 红卫设计)
相关文章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推门者”——2021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精彩发布2021-07-29 20:52
- 清华美院染服系2021届研究生辛颖荣获深研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导师张树新荣获“荣誉证书”2021-07-29 20:56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龙(第12回)在教师沙龙空间举行2021-07-29 20:45
- 2021毕设故事 | 赖星宇:“无想之想”—基于脑机交互的聚焦式冥想科普体验设计2021-07-29 20:06
- 2021毕设故事 | 李春晖:内·境2021-07-29 20:37
- 【2020毕设故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20届艺术硕士学位邓朝龙:《印纹之美》2021-07-29 20:32
- 穿梭无限 | 2020年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线上发布会隆重举行2021-07-29 20:22
- 【2020毕设故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艺术学硕士毕业生力俊星:《烟云》系列2021-07-29 20:37
2235644949@qq.com
QQ:2235644949
电话:18012620402
1525242241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