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展】2020清华美院雕塑系"云毕业展" | 新征程的开始
发布时间:2021-07-27 14:45 阅读量:1131
展览入口
系主任寄语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之所以特殊,是前所未有的疫情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我们雕塑创作的条件。我们的毕业生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但是,同学们依然保有热情,利用现有的空间和材料进行雕塑创作。雕塑创作就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它需要导师的指导以及合适的空间,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和工具,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材料,这样同学们才能够充分的、较为完善的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从实体呈现变成线上展示,最初我是有所担忧的,但是从同学们完成作品的状况以及线上效果来看,很令人欣慰。同学们利用自己身边现有的材料,有很多同学还运用数字技术来进行创作。也恰恰因为这次疫情所带来的不便,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使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圆满完成他们的毕业作品。毕业是大学学习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我们一生会经历很多,会面对不同的困难,恰恰是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中,得以不断地成长。在这里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以后继续在雕塑事业上努力进取,去完成自己心中最美好的那份愿望。
雕塑系主任
董书兵
《新文化运动》头像系列
作者 | 韩猛
指导教师 | 李鹤
材质:木
作品选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物形象,第一部分以具象写实的木雕进行呈现,归于“还原”部分。第二部分通过对头部高低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得到简化的头部形象,这里的形象不再是细节全部呈现的形态,而是一种简化的几何形象,在写实与简化的处理之中不仅包含了作者对形象的把握,还体现了对传统技法、当代雕塑创作中观念性表达的思考。渗透着作者的历史观以及对于事物的认知。
逃离
作者 | 郑确
指导教师 | 董书兵
“逃离”这一词似乎从来没离开过当代生活,暗示着对于社会责任的麻木早已让人不适。作品主体安装感应器,驱动其始终远离人群。姿态休闲的逃离是某一时刻的自我呈现,社会身份的消解重构了个体意识。
《烟云》 系列
作者 | 力俊星
指导教师 | 魏小明
我关注的是人在社会中自我实现与自我证验的存在状态,以及对虚无、冲突、真实感知的回应。它混沌多变,转瞬消逝,包含了我们对时空、事件、情感及身体的记忆和想象。以塑造为手段,向内探求,呈现情感和形态的张力。
线上赏石
作者 | 王千一
指导教师 | 魏二强
被拆毁并视作垃圾的建筑材料,完整的时候是建筑,不完整的时候是废墟;低像素是图像世界中的无产者,带着否定性和过渡性,临时且随时可能被清理。作者用低像素(160x120)的设备来拍摄拾来的建筑垃圾,并用得到的图像对它们的原貌进行覆盖和遮蔽,再以符合展览标准的高清设备来拍摄加工后的此物,并上传到系统。
音之物语
作者 | 王雪
指导教师 | 许正龙
乐器和音乐彼此共生,相辅相成,这几件作品通过雕塑构造的表现手法,将中国古典乐器和雕塑语言相结合,探索乐器和原材料之间在不同语境下的视觉呈现方式和艺术观念表达。
资料提供/雕塑系

相关文章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推门者”——2021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精彩发布2021-07-29 20:52
- 清华美院染服系2021届研究生辛颖荣获深研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导师张树新荣获“荣誉证书”2021-07-29 20:56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龙(第12回)在教师沙龙空间举行2021-07-29 20:45
- 2021毕设故事 | 赖星宇:“无想之想”—基于脑机交互的聚焦式冥想科普体验设计2021-07-29 20:06
- 2021毕设故事 | 李春晖:内·境2021-07-29 20:37
- 【2020毕设故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20届艺术硕士学位邓朝龙:《印纹之美》2021-07-29 20:32
- 穿梭无限 | 2020年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线上发布会隆重举行2021-07-29 20:22
- 【2020毕设故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艺术学硕士毕业生力俊星:《烟云》系列2021-07-29 20:37
2235644949@qq.com
QQ:2235644949
电话:18012620402
15252422412(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