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毕业作品展示】清华美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展--信息艺术设计系(图)
发布时间:2021-07-23 17:33 阅读量:1276信息艺术设计系 动画专业
黄磊、陈倩 《Circle》 指导教师:王之纲
《Circle》是一部结合二维手绘和三维建模的动画短片。影片讲述了一只穿西装的加拿大无毛猫在乘坐升降电梯期间电梯发生故障,面对镜子里自己的一排倒影产生了幻觉并穿越到过去与未来并且看到了不同时空里的自己的故事。
韩继超 《惡》 指导教师:张弓
主要讲述了在当代社会,个人是如何被各种现实压力压迫,从正常到疯癫,从善良到邪恶,从平和到暴力的一个变化过程,探讨“恶”的本源以及其产生过程。
叶栋、吴羽飞 《墟》 指导教师:陈雷
一位白发的老奶奶在周围全是工地的土砖废墟里给他的儿子做一份煎鸡蛋,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时空里,儿子过来接老母亲回家,老奶奶欣慰地看着儿子将煎蛋吃完,临走时也不忘锁上那一扇根本不存在的木门···
王思越 《渡海》 指导教师:陈雷
二维动画短片,在补陀落寺不成文的规定里,每一任住持都将在六十一岁的十一月进行渡海:将自己用木箱封死在小船之中,独自漂流向南方观音净土……
田翊睿 《母鸡的旅行》 指导教师:吴冠英
动画是改编自同名绘本《母鸡的旅行》(安娜·沃克),故事讲的是一只鸡离开家游历城市最后想回到家,希望借由这个看似轻松简单的故事来隐喻人生“离开—漂泊—试图回归” 这样的一个历程。
林浩然、赵小芸 《眼泪的海洋》 指导教师:张弓
长约四分钟的二维有纸动画短片,改编自韩国同名绘本并尽量忠实于原著,题材是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李灵璐 《小人物》 指导教师:祝卉
在欢闹的夜市上,老鼠和猫等动物在角落中求生存,却仍然逃不脱悲惨结局,现实中的小人物们也和和这些动物一样,身处一个表面其乐融融的圈子,但却是举步维艰。
苏安琪、高莹 《椅子》 指导教师:祝卉
一部关于描述中国历史人物争夺龙椅的故事短片。简单概要的用人物舞台剧的形式,诙谐且象征性地表现出朝代的变迁,皇权的兴起及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衰落。
丁雪雅 《猫的墓》 指导教师:陈雷
二维动画,改编自夏目漱石同名小说,讲述老猫生前孤独,死后方才受到的重视和关怀。
禹承穆 《那天的日子》 指导教师:张弓
真实描绘了我在中国的8年留学生活,具有一定的事实性、现实性、现场性、真实性的实录方式结合具有一定虚构性、创造性、想象力的动画形式,创造出完美的画面。
朴镛振 《回忆》 指导老师:王之纲
一名男子的回忆开始,他学生时代喜欢的女人,描述了他和她好时的瞬间到分手的过程。当时很疼,很伤心。但是回忆完的现在只是他一个美好的回忆而已。
金恩斌 《鸡的梦》 指导老师:王之纲
三维动画短片,讲述一直在鸡窝里抱着鸡蛋的母鸡,某一天它的主人把它的鸡蛋都拿走了,母鸡因此感觉非常痛苦,后来决定了它要追逐它的主人后来,它发现了它的怀里有它的鸡蛋,就放心了。这时,主人正好过来把它的鸡蛋都拿走了。
信息艺术设计系 摄影专业
赖炜炜 《穿越记忆的乡愁》 指导教师:冯建国
通过拍摄故乡生活中保存至今的物品和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去再现一种似曾相识的画面。这些被拍摄下来的瞬间形成连接过去与当代生活的一种媒介,当观者观看这些摄影作品时,仿佛体验了一种关于“乡愁”的时空的穿越。
葛金风 《韩河桥之力》 指导教师:邓岩
韩河桥是我出生的地方,作品的创作观念产生自我在大学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我希望通过悬挂的方式营造出戏剧性的生活空间,让观众进入“我”的“家”,从这一有与无对比中加强观众对于日常生活中不被我们发掘的隐性事物的关注,从而引导观众对于“家”的传统概念在当今社会发生微妙异化的思考,探讨当代生活中人的境况与社会之间关系。
赵淼 《既定的人生》 指导教师:温海成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已经被无形的限定了身份、家庭背景乃至人生道路,这种限定是一种无法逃避的客观存在,而这种“既定的人生”真的是人们所想要的么?我的毕业设计通过摄影影像的方式探讨不同人“既定的人生”。
王瀚铭 《易说》 指导教师:马森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内容丰富,富含哲理。作品《易说》选取了周易中小故事,将周易中的故事用照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裴维维 《失乐园》 指导教师:温海成
近三十年中国的城市化如猛兽般大势袭来,使得自然与城镇的景观发生巨大变化,呈现出“复杂性”趋势。面对似是而非、千奇百态的生活环境,不禁引发思考:这样的城市化真的让人感到快乐吗?适可而止吧。
谭意妮 《景观默示录》 指导教师:冯建国
21世纪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便是现代的建筑。笔者希望通过拍摄城市建筑的一种肖像,如同树立起一个城市的纪念碑,赋予这些现代建筑新的理解和诠释,进而引发对蕴藏于这个时代的现世禅意的思考。
王鹏 《流动的永恒》 指导教师:马森
什么是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史,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试图寻找它的玄机。“时间”与“摄影”可以说息息相关,揭开静物摄影中时间的神秘面纱正是我研究摄影艺术的切入点。
康熙奎 《时间的流逝》 指导教师:邓岩
对“过去、现代、未来”这一“时间”的基本构成思考了无数次。普通的照片记录的是按动按钮的瞬间,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所表现的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停留的那一瞬间。但是这种方法既不能长时间抓住观众,又不能给观众带来对“时间”的认识的转变,由此,本人想通过我的作品来证明照片并不只是静止的。
信息艺术设计系 数字娱乐设计专业(第二学位)
陈琛、邓佳迪、段瑞琦、戚雨霁 《极光鸡尾酒》 指导教师:冼枫
“极光鸡尾酒”是一款彩色灯具装置。利用传感器实现灯具间交互,通过Arduino编程控制灯的颜色,在几个本互相孤立的容器间搭建起物联网,整体上达到类似“鸡尾酒调酒”的效果,可用于家居装饰、幼儿配色教学、聚会交流等场合。
林鑫、杨安琪、青木哲也、陈佳玮 数字交互电影游戏《栞SHIORI》 指导教师:付志勇、关琰
讲述了一个关于“书签”的故事。观众在电影中的节点处做选择,之后进入多种支线剧情,导向可能不同的结局。在影院式群体体验中,观众通过投票作决定,而在移动端个性体验中,观众则通过App来操作。
杨智、周若凡、赵相越、王笑尘 《捉迷藏游戏》 指导教师:师丹青、米海鹏
捉迷藏游戏是一个全景声音互动游戏。创意原型是捉迷藏。玩家通过耳机听到的全景声音,判断对方的方位,并控制虚拟空间中自己的坐标,以完成躲藏或追捕。
陈智超、姜婷婷、徐鸣远 《emolight情绪台灯》 指导教师:付志勇、关琰
Emo-light情绪台灯,基于microduino开源硬件开发,和你一样也有喜怒哀乐,欢迎调戏~
李丹阳 《时客移动轻社区》 指导教师:付志勇
“时客”是基于特定時段和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区APP,用户在特定时段参与附近话题进行互动,调动用户情感共鸣,提供此刻此地、触景生情的特殊社交体验,旨在营造城市角落中微妙的情感交集,是适合学生和白领互动参与、交流交友的社区平台。
茉兰、陈硕、姜泽勋 《虚拟场景地图》 指导教师:师丹青、米海鹏
作品利用立体声和计算机技术,营造全景声音交互剧场,依靠逼真的立体声音,为体验者营造逼真的临场体验。参与者通过智能手机控制在空间中的移动,穿越马路,经过森林,进入洞穴,通过立体耳机体验所有的交互音效。
王希尧 《未来家居》 指导教师:张烈
未来家居探讨了在居住单元内建筑元素可变带来的可能性。设计对象针对年轻人,试图利用交互技术,在最小的面积之内满足所有的居住功能。
宗畅 《Riddle & Roll》 指导教师:王之纲
设计用投影的形式把需要输出的图案显示在旋转的盒子上,当有人与之产生交互时,根据输入的字母会显示动画及由字母可以联想到的图片,并且盒子的转动速度也会有一个略滞后的加速,但随之会在所设置的“阻力”下回归至初始状态缓慢匀速地转动。由于盒子的速度不一样,投影出的图像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信息艺术设计系 信息设计专业
唐韬然 《创享嘟—新产品测评与预售平台》 指导教师:付志勇
创享Do平台通过便捷有趣的“点Do”的交互形式快速吸引大量用户参与新产品第一印象测评,以此获得更准确的市场预期,实现资源对接。并结合激励机制对接预售服务,引导优质用户参与产品预售,获取测试数据,打造“新品测评”——“产品预售”——“互动社区”这一完整的创新生态圈。
徐楚童 《Round Up》 指导教师:付志勇
Round up 是一款帮助城市年轻人组织线下兴趣活动的移动轻社交应用。它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入手,将活动前建立信任、活动状态跟进、资料分享整理作为产品的设计核心,帮助用户更好地发起、参与线下活动,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和服务。
尹辉 《余音》 指导教师:张烈
通过采集演奏古琴的琴声并分析采集到的频谱,选取其中的频谱信息控制水墨动画。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古琴音乐营造的意境与国画的画境融为一体。
谢小也 《小场记》 指导教师:徐迎庆
“小场记”是面向学龄前儿童的亲子互动套件,由主题毯子与互动工具包构成,其形成的叙事线索将鼓励儿童做自由的角色游戏。产品旨在培养儿童的叙事能力,同时作为一次将经典课文内容译成互动场景的教学尝试。
苏航 《Green 植物交互装置》 指导教师:冼枫
本作品通过将人与植物之间的互动行为与人和日用小家电之间的控制反馈关系相结合,设计出一组有趣的植物交互装置,既保持了人观赏、打理植物的习惯行为,又为这些行为注入了更深层的功能和情感体验。
隋伊丹 《Curious Door》 指导教师:师丹青
基于电影《后窗》偷窥行为与蒙太奇组合的视觉互动游戏。在每扇门的空间通过猫眼可以看到门内的故事,不同的观看顺序会开启不同的故事。借用从猫眼看的行为,和好奇心引发的窥视行为在空间内形成一个自发的视觉游戏。
汪润东 《手机应用ARIA》 指导教师:张茫茫
信息设计为其他学科服务与音乐领域信息产品成熟稳定的发展激发了笔者对Aria的开发。作者希望通过对声乐教育类辅助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帮助声乐爱好者通过最简单的方法学会乐理知识和相对专业的演唱技巧。
李志华 《Timicod》 指导教师:徐迎庆
Timicode是一款针对青少年儿童在学习编程基础知识而设计的应用工具,主要是利用现有流行的Scratch学习平台和Arduino硬件,培养儿童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肖思林 《Defender塔防游戏》 指导教师:米海鹏
本游戏是一款桌面互动的实物塔防游戏,在游戏中防御塔和作为敌人的小车都是实体物件。敌人小车从玩家这里掠夺了资源,玩家需要在屏幕上放置防御塔来阻击小车,以此来夺回自己的资源。
刘峥 《bishe》 指导教师:师丹青
语言对我来说是个有趣的话题,怎样的发音方式是标准的,怎样的表达方式是正确的,这好像是因每个人已有的经验认知而确立的,所以才会有语言上的偏见和矛盾。我想跳出自身经验的框架,从最基本的汉字音素出发。而这之后的探索,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希望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分享与你。
王思慧 《章娱》 指导教师:米海鹏
以海洋生物和人的行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为切入点。大大小小几十个触角从墙面上“水”中伸出来,时不时因为观众的到访懒懒的摇摆一下,想用这些触角表现出或灵巧或钝拙的小生命。为了营造出深邃神秘的气氛让用户得到沉浸式的体验,选择尽量幽暗的环境光,和狭小的环境,制作深海中幽暗气氛和发光生物的感觉。
高黄渊 《给你一个家》 指导教师:关琰
作品是面向3-5岁儿童非母语中文教学的应用设计软件,通过一个孩子收养流浪小狗并且给它建造狗屋的故事,以寓教于乐的游戏形式进行语言的训练。
韩友莉 《vbmapp评测系统》 指导教师:张烈
“VB-MAPP评测系统”是孤独症评测系统的交互设计,帮助确认妨碍孩子学习和语言进步的障碍,使老师为孩子定制个别化干预目标提供标准和方向,力图提升孤独症儿童评测系统的效率和专业性。
全真喜 《儿童智能图书》 指导教师:关琰
儿童智能图书是一个儿童的玩具型立体图书。设计灵感来自无文字童话书,智能图书是参与性图书,儿童通过动物的哭声和基本对话,学习动物的特点。让儿童提高图书的兴趣和创造力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08-04 15:27
- “推门者”——2021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精彩发布2021-07-29 20:52
- 清华美院染服系2021届研究生辛颖荣获深研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导师张树新荣获“荣誉证书”2021-07-29 20:56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龙(第12回)在教师沙龙空间举行2021-07-29 20:45
- 2021毕设故事 | 赖星宇:“无想之想”—基于脑机交互的聚焦式冥想科普体验设计2021-07-29 20:06
- 2021毕设故事 | 李春晖:内·境2021-07-29 20:37
- 【2020毕设故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20届艺术硕士学位邓朝龙:《印纹之美》2021-07-29 20:32
- 穿梭无限 | 2020年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线上发布会隆重举行2021-07-29 20:22
- 【2020毕设故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艺术学硕士毕业生力俊星:《烟云》系列2021-07-29 20:37
2235644949@qq.com
QQ:2235644949
电话:18012620402
15252422412(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