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院校动态>【2021清华美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视觉传达设计系

【2021清华美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视觉传达设计系

发布时间:2021-07-27 14:50   阅读量:1319
图片




图片图片



  系主任寄语


历经了去年的疫情,教学逐步回归常态。世界仍不太平,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创作观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从毕业创作中可以看出,同学们依然秉持对创新的探索、独立的专业思考,展现出高水准的作品完成度和多样的视觉风格。

清华大学刚刚走过110周年,老师和同学们将一道面对未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预祝大家一切顺利,不忘初心,努力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 

图片



图片

 《 四时风物  

  ——中国刺绣针法的视觉语言探索 》 

作者 | 常明珠

指导老师 | 原博

作品对中国刺绣针法进行梳理,对其中共有的14种针法的线段长短、疏密关系、方向、空间位置、数量等方面探究中国刺绣针法“线”的形态和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四时风物”刺绣作品,探索刺绣针法的独特表现力。

图片



 《 搜山图 》 

作者 | 陈溢清

指导老师 | 陈磊

《搜山图》是以民间传说二郎神率鬼兵搜山降魔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绘画作品,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作者将《搜山图》中鬼怪题材的视觉表现与当代流行文化结合,重新设计了鬼怪的形象和性格,并将原来图中描绘的鬼怪与山精打斗的内容通过插画的形式改编为鬼怪与神灵对抗的场景,为《搜山图》中鬼怪题材探索新的视觉表现形式。 

图片


 《 心日常 》 

作者 | 陈正心

指导老师 | 陈楠

概念来源于“新”以及“日常”两个词,主要是以“走进人们内心的新的日常”为命名出发点,以动态海报的方式作为传播媒介,描绘了数个疫情时期多数人们的经历或遭遇,提取让人会心一笑的元素,以一种微微奇幻的方式来唤起我们对于这段艰苦日子中少有的有趣记忆的共鸣,运用不同图形及色彩的柔和轻缓动效造成的视觉心理还有文案的解说,观者花一点时间细细品味方能代入情境,并得到情绪舒缓的体验。

图片



 《 衔蝉小录 》 

作者 | 崔云涛

指导老师 | 周岳

作品选取《衔蝉小录》为文本,进行动态插画的绘制,通过对大量动态插画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动态插画在视觉呈现结构的一系列特征,提取“循环形式”结构进行研究归纳,总结相关绘画技法并应用于毕业创作之中。图片



 《 诸神新语  

  ——佛山木版年画之神仙新解 》 

作者 | 葛涵之

指导老师 | 原博

本课题以佛山木版年画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祈福纳祥”亘古不变的心理诉求,将传统吉祥寓意与现代生活诉求进行新的联结,在新时代、新生活的语境下对传统年画中的神仙形象进行再设计,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视觉语言演绎神仙故事,传递吉祥寓意,探索传统年画创造性转化的方法。

图片



 《 雅乐宋 》 

作者 | 胡曦彤 

指导老师 | 顾欣

《雅乐宋》是一款针对老年人数字化阅读而设计的屏显宋体。设计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其一是作为数字阅读屏显字体,该字体在屏幕上呈现时清晰简洁,适合大篇幅文字的排列,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其二是作为一款针对于老年人设计的字体,该字体从老年人的生理、认知和审美特征出发,结合了传统书法中楷体庄重典雅的笔画形式——不同于现有屏显宋体所追求的工业感和时尚气质——风格质朴柔和、温润优雅,使老年人在阅读时感到更加舒适、并享受阅读过程。

图片

图片



 《 “载生”中药品牌包装的可持续设计 》 

作者 | 李竺夢

指导老师 | 陈磊

创作聚焦于中药渣这种特殊的废弃有机材料,从材料再造、包装设计等角度,探索中药包装的可持续设计方式,拓展中药包装的更多可能性,彰显东方朴素和谐的自然观念。通过对中药有机材料的分析实验,在中药渣中加入适量纤维素与助剂,制作出不同颜色、触感、味道等的中药渣再造材料。同时,也总结出一套可应用于包装可持续材料再造的实验路径。作品以“载生”品牌包装设计为例,结合中药渣再造材料的特殊视感、味感与触感,用压模成型的方式制作中药包装结构。

图片



 《 弹幕世界 》 

作者 | 刘漪

指导老师 | 马泉

提升用户的观影体验本是弹幕功能的初衷,如今却因为不当的使用方式引起了用户的反感。本设计站在用户角度,通过创新弹幕的交互与视觉,解决弹幕现有问题,加强其社交功能,充分实现弹幕的功能与价值。图片



 《 短期支教教材编辑设计 》 

作者 | 吕笑语

指导老师 | 陈楠

本次设计实践尝试为短期支教活动制作教材,帮助志愿者更好的备课上课,给小学生留下辅助理解短期支教课程的趣味性纸质材料。期望为更好的进行短期志愿服务发挥一些作用。图片



 《 脸书 》 

作者 | 马腾飞

指导老师 | 向帆

脸书(FaceType),作为一个书写工具,它不仅仅能记录千言万语,还能够传情达意。我从中国书法中获取灵感,利用情绪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让稍纵即逝的微妙情绪转化为鲜活的笔迹:见字如面。

图片



 《 细胞旅者 》 

作者 | 祁宝莹

指导老师 | 黄维

通过将IP培育的方法运用于科普创作中,凝练出生物科学的核心价值“求索”,通过故事绘本的方式塑造出一个“细胞旅者”的IP形象来传达生物科学相关的知识和精神,旨在探寻和揭示如何从IP培育的角度提升科普传播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寻找科普IP获得长期生命力的规律方法。

图片



 《 婡媤·FABLASS潮流玩具设计 》 

作者 | 尚文意

指导老师 |  王红卫

作品以性别平等和女性独立为主题,在造型的符号化和题材选择上进行了创新。打破以往以瘦为美的传统审美模式,反映现代的社会问题,改变人们对潮流玩具的认知,探索潮流玩具设计的新方式。

图片



 《 “字如其人”可变字体设计 》 

作者 | 宋文轩

指导老师 | 赵健

可变字体在字体中加入了控制字形外观的“轴”,这引发了相关字体设计观念的嬗变。作品利用字体轴的可联动性,搭建了汉字字形与人们性格类型视觉表现间的“联动关系”,借以探索参数化设计背景下的文字与视觉传达表现的多重空间。

图片

图片



 《〈极乐园〉盒装剧本推理游戏视觉设计 》 

作者 | 唐慧雯

指导老师 | 黄维

针对当下盒装剧本推理游戏产品在视觉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运用“视觉符号设计”原理与方法,创作盒装剧本推理游戏《极乐园》及其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旨在表达故事中人类的自我“觉醒”意识及对人与科技的关系的思考。图片



 《 永远的异乡人 》 

作者 | 田蕾

指导老师 | 千哲

作品探索了乡土文化意象空间的插画表现手法。主要以安新县志记载的地域旧景为文本依托,融入当地现存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并采用主观重组为主,客观描绘为辅的插画方法,以此构成记忆中的家乡景象。

图片



 《 封·面——基于中国传统傩面具的视觉设计探索 》 

作者 | 王卓帆

指导老师 | 周岳

作品基于傩面具视觉研究展开的设计探索,将傩面具的角色表现方式与当代生活结合,更新“面具”的功能并进行设计,力求让作品有梗、又有内涵。作品包括适用面部捕捉的十组形象设计及“面部消息”和“面部动向”两组衍生品。

图片



 《 生死之间  

  ——六种哲学生死观的视觉解读 》 

作者 | 王启欣

指导老师 | 陈楠

作品对六种哲学生死观进行视觉解读,其中六大哲学生死观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释迦牟尼代表的释家、以伊壁鸠鲁代表的唯物主义、以苏格拉底代表的唯心主义、以海德格尔代表的存在主义。首先对六大哲学生死观进行文本整理及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观念的特征寻求六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中包括先秦青铜装饰艺术、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禅宗空观美学艺术、像素艺术、欧普艺术、波普艺术与六大哲学生死观进行一一对应,最后通过插图结合书籍的方式进行视觉呈现。

图片



 《 苏东坡IP设计  

  DONGPOSU IP DESIGN 》 

作者 | 吴伟

指导老师 | 马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东坡IP设计,是基于对苏东坡的文化英雄精神和旅人行者形象的IP化创作再现。黄州是苏东坡人生由顺转逆的转折点,在这期间他的创作达到了一生的高峰。本创作以苏东坡在黄州时期: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踏芒鞋、手执竹杖、腰挂葫芦的站立造型为基础,提炼其作品内容要素,设计创作DONGPOSU IP形象及产品系统,尝试打造一个科幻美学与禅意风格融合的国潮IP厂牌。图片



 《 标准审美 》 

作者 | 张晓玉

指导老师 | 陈磊

创作选题是基于当代大众审美标准而开展的设计探索,作品借助人脸识别数字技术,力求通过交互展示方式,引导大众对当代审美观的讨论和思考。

图片



 《 百年京张 》 

作者 | 张琰

指导老师 | 王红卫

京张铁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具有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作品采用了传统纸雕工艺与动态影像结合的手段,从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具象与意象、视觉与听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与创作,呈现出实验性的设计语言,旨在展现京张铁路独特的魅力。图片



 《 包装游戏 》 

作者 | 赵文娅

指导老师 | 陈磊

基于游戏体验原理进行设计思维启发,从自愿参与、规则制定和目标达成三个层次出发,将游戏策略应用到包装设计领域,从包装结构、图案、感官体验和新技术手段四个方面延展包装设计方法,整理设计方法论。毕业设计实践基于此方法论,以少数民族特产包装为例,进行了“服饰系列”“建筑系列”“乐器系列”三个主题方向不同游戏策略的设计探索。

图片



 《 佛山龙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作者 | 郑莹莹

指导老师 | 黄维

在对佛山龙舟文化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品牌形象战略设计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为佛山龙舟文化建立了一套品牌视觉形象系统,旨在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化道路。本设计确立“乐融”为佛山龙舟文化的品牌核心价值诉求,以“竞渡,劲生活”作为品牌主张。从与龙舟文化紧密相关的民俗、手工艺、人物、场景等故事原型出发,品牌系列海报的设计用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传达四种最美好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图片



 《〈疯狂的身体〉书籍设计 》 

作者 | 周英格

指导老师 | 李德庚

互联网“草根文化”中的身体图像汇聚在赛博空间,已经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文化范式。本设计尝试站在视觉文化的视域下,用图像学方法探析互联网“草根文化”中身体图像的视觉要素、内涵表达以及形成动因,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汇编,完成相关书籍设计作品——《疯狂的身体》。

图片



 《 此茶未命茗 》 

作者 | 朱俞蓉

指导老师 | 陈磊

作品聚焦“新零售”业态下的消费趋势转变,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饮茶诉求进行了多款茶包装设计实践,意在探索新业态下的茶品牌包装设计策略。

图片





资料来源 | 视觉传达设计系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冯佳琪



图片




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546975142
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499797200
大赛咨询微信:zhengjifabu
Copyright © 2009 - 2021 苏州创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07333号-2